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7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24  浏览次数:512次

      作者:刘清池  作者单位:宁夏青铜峡市中医院,青铜峡 751600

      【摘要】为总结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营养支持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7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出现症状时间为手术后4~18d,平均8d。所有患者给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高渗盐水洗胃、应用促进胃动力药物等治疗,部分患者给予腹部理疗及心理干预,治疗过程中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于7~40d,平均20d后恢复胃功能。术后胃排空障碍治疗可采取营养支持、促进胃动力药物及胃肠减压为主的个体化治疗, 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

      【关键词】 胃排空障碍,胃肠减压,营养支持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是指腹部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共诊治27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35~78岁,平均61岁。原发病手术:喷门癌根治术3例,胆囊切除或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4例,胃癌根治术4例,胃大部切除毕II式吻合术11例,结肠癌根治术2例,胃穿孔1例,胰腺炎2例。

      1.2 临床表现

      27例病人均在手术后4~18d(平均8d)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嗝逆、呕吐大量胃内容物或术后留置胃管引流量>800mL/d。查体:上腹部饱满,可有轻度压痛,可闻及振水音,肠鸣音正常或减弱。实验室检查血钾、血氯浓度多降低;上消化道造影(泛影葡胺)显示胃扩张、蠕动差或无蠕动,造影剂可通过吻合口或幽门,其中有8例显示吻合口狭窄,后经胃镜检查证实胃吻合口炎症水肿所致,胃内有大量液体残留,但胃镜均能顺利通过吻合口。

      1.3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标准

      (1)腹部手术后,进食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大量胃内容物;或术后留置胃管超过7d且引流量>800mL/d,夹胃管出现腹胀、嗝逆、呕吐者。(2)经影像学或胃镜检查排除机械性梗阻者。

      1.4 治疗及结果

      27例均经非手术保守治疗治愈,治疗措施包括禁食水、有效持续胃肠减压,每天用3%高渗盐水洗胃以减轻残胃及吻合口水肿,促进胃张力恢复。静脉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对估计短期内无法恢复进食的患者采取全肠外营养,尽早转入肠内营养。部分患者给予腹部理疗及心理干预。其中25例在术后7~30d恢复,2例在术后40d恢复,平均20d。无1例再手术。

      2 讨论

      2.1 术后FDGE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精神因素,情绪紧张,对手术及预后顾虑较多。(2)应用抑制胃肠运动的药物。(3)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4)胃解剖结构的改变、迷走神经损伤。(5)胃肠激素失调及吻合口炎症、水肿等[1]。对于FDGE的诊断,一般没有特异性检查方法。主要是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胃造影和胃镜检查来进行诊断。(1)病史:病人术后排气或进食(流质或半流质)后,突然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大量胃内容物,其量常在800mL/d以上,且胃内容物中混有胆汁。(2)查体:上腹部饱满,经胃肠减压后上腹胀满消失,腹部平坦,无肠型,无明显压痛,触不到明显肠袢或包块,肠鸣音减弱或消失。(3)辅助检查:①胃境检查示胃或残胃扩张,胃黏膜及吻合口水肿明显,胃镜可通过吻合口。②胃造影见胃排空迟缓,无吻合口狭窄。③腹部X线平片显示残胃扩张,小肠无扩张,无明显的气液平。在排除了机械性梗阻、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等疾病后,均应考虑FDGE。

      2.2 FDGE的治疗

      FDGE是一种功能性改变,明确诊断后保守治疗均可痊愈:(1)要消除病人紧张心理,医护人员须反复耐心地向患者作解释工作,使之更好地配合治疗。(2)禁食水,有效持续胃肠减压,经胃管注入3%高渗盐水洗胃以减轻胃黏膜及吻合口水肿,促进胃张力恢复。(3)营养支持治疗:发生FDGE后较长时间不能恢复饮食,必须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保证足够营养,给予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支持,同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4)促进胃动力恢复。合理选择使用一些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促进胃动力恢复,如胃复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红霉素等。(5)腹部理疗可促进腹腔渗液的吸收,促进胃肠蠕动[1]。(6)中药针刺均有一定的促进胃排空恢复的作用[2]。

      由于FDGE经保守治疗后可治愈,而若误遭再手术治疗则可导致病情加重,使恢复更趋缓慢。因此,我们要加强对FDGE认识,注意围手术期处理,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晏华军,沈雄山,李卫民,等.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与处理[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3):214.

      [2]王伟民,曾文,王湛.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治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08,37(6):674-675.

    ↑上一篇:氩离子凝固疗法治疗Barrett食管的系统评价
    ↓下一篇:青年人胃癌41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