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清热通腑合剂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腹胀、便秘的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1-12-19  浏览次数:541次

      作者:俞霞,葛国芬,易琦  作者单位:杭州市中医院

      【关键词】 骨折

      胸腰椎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脊柱胸腰段是脊柱生理弯曲衔接点,为应力集中所在。患者系由于纵向上下传导应力发病,其早期症状除疼痛外普遍存在腹胀、便秘、纳差等合并症状。腹胀、便秘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影响骨折的治疗。本院自2002年2月起采用清热通腑合剂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2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胸腰椎骨折均伴有腹部胀痛、胃纳不佳、便秘、舌苔薄白转黄腻、脉弦数等症状患者96例。根据入院的先后分为治疗(中药灌肠)组和肥皂水灌肠对照组。治疗组:男26例,女22 例,T12骨折8例,L1~3骨折29例,胸、腰椎均有骨折11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 例,T12骨折7例,L1~3骨折31例,胸、腰椎均有骨折1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等方面有可比性(P>0.05) 。

      1.2 诊断标准 外伤后胸腰部疼痛,活动受限;X线片或CT提示有胸腰段骨折者;不伴有下肢及大小便功能障碍;上腹部胀闷,重者满腹胀满感,体征腹部呈弥漫性膨胀,甚至高过剑突,腹壁软,叩诊鼓音,肠鸣音弱,1~2次/分,无气过水音[1];3d以上未解大便者;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1.3 方法 (1)治疗方法:治疗组:取本院自制灭菌制剂清热通腑合剂(组方:大黄100克、丹参50克、川牛膝100克、厚朴50克、大血藤100克、蒲公英100克、川穹100克)250ml保留灌肠。对照组: 常规采用0.2%肥皂水1000ml清洁灌肠。(2)护理:灌肠前向患者说明其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配合,并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取中药制剂250ml,隔水加温使药液温度为33℃左右,插入一次性输液皮管,去掉前面的过滤器及针头,并与一次性肛管衔接,插入肛管时嘱病人张口呼吸,尽力使肛门括约肌放松,缓慢轻柔地插入肛管,至肛门20~25cm开始滴入药液,液面距肛门30cm,以60~80滴/分的速度滴入,滴完后要求患者继续左侧卧位30~60min。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人如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剧烈腹痛等不适,应暂停灌肠。(3)疗效判定[2]:以给药后排气及伤后至第1次排便的时间间隔为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灌肠后2h内排气、排便;有效:灌肠后24h内排气、排便;无效:灌肠后24h内无排气、排便。(4)数据收集与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人均在灌肠后注意观察记录恢复自然排气、排便时间,按疗效标准记数并进行疗效统计,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 数据输入SPSS 11.0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为6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注:χ2=12.65, P<0.01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便秘的原因是骨断筋伤,气滞血瘀,瘀血停宿于腹后壁,日久生热产气,浊气积聚,腑气不通,升降失序,腑气痞塞致之。现代医学认为,胸腰椎骨折后引起腹胀、便秘是因骨折后形成腹膜后脊椎前血肿,刺激位于脊柱前方交感神经节和交感神经纤维,使支配肠道的神经功能紊乱,肠蠕动受到抑制,消化液分泌减少而致腹胀、便秘[3]。且患者需24h绝对卧床,亦使胃肠蠕动减慢,从而加重腹胀与便秘。中药灌肠除灌入溶液刺激肠蠕动,排出气体和粪便,肛管插入肛门20~25cm时,药液直接灌注在直肠以上的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内,既避免了直接刺激直肠壁排便感受器,又有利于药液与结肠粘膜的充分接触[4],药液滴入速度慢,使药液充分软化粪便,加之药液温度控制在33℃左右,对肠粘膜无明显不良刺激,有利于药液吸收和损伤组织修复[5]。中药清热通腑合剂方中的大黄具有泻热通便、逐瘀通经的功能,药科研究表明,大黄可以通过促进SP释放来兴奋肠道,促进肠道运动,对肠道传输有较强的促进作用[6]。川牛膝和大血藤具有活血通络的功能;厚朴具有行气宽中,散结消痞的功能;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功能;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能;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能。诸药合用具有清热活血、利气通腑之效。用灌肠法给药,可使药液直接促进肠蠕动,产生泻下作用,同时发挥中药活血通经、利气通腑、祛瘀止痛的综合功效。而肥皂水灌肠是利用其对肠粘膜的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引起肠蠕动,促进排便[7]。中药清热通腑合剂灌肠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便秘效果甚佳,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而且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和康复创造了条件,从而促进骨折早日愈合。

      【参考文献】

      1 戚仁铎,王淑娟,主编.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8~40.

      2 徐玉梅,郑庆元,等.大黄液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腹胀、便秘的观察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4):265~266.

      3 张安桢,沈郭道,主编.骨伤内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20.

      4 钱连云.对保留灌肠术方法的改进.护理研究,2002,16(10):618.

      5 张式福,张永胜.灌肠药物温度对结肠炎疗效的临床观察.南方护理学报 ,2001,8(2):23.

      6 朱金照,冷恩仁,陈东风,等.15味中药促进胃肠动力作用的筛选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5):436.

      7 张景龙主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5.

    ↑上一篇: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合理性分析
    ↓下一篇:社区糜烂性胃炎治疗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