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对胃窦部良恶性溃疡及胃窦炎的诊断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29  浏览次数:496次

      作者:刘志勇  作者单位:131200 吉林扶余,扶余县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胃窦部良恶性溃疡及胃窦炎的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窦部良恶性溃疡及胃窦炎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结合X线钡餐造影检查进行诊断。结果 对30例胃窦部良性溃疡,15例胃窦部恶性溃疡及40例胃窦炎都作出了正确诊断。结论 诊断确立后,即时行药物及手术治疗后,效果很好。实践证明,临床结合X线钡餐造影检查可大大提高对胃窦部疾病的诊断率。

      【关键词】 胃窦部,溃疡,胃窦炎;诊断;分析

      胃溃疡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好发于20~50岁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其病因常不明了,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高级神经活动失调为其主要病因之一。消化道的许多疾病多好发于胃窦部,故称此区为多灾多难区[1]。为进一步提高对胃窦部疾病的诊断,笔者将近年来诊治的30例胃窦部良性溃疡,15例恶性溃疡及40例胃窦炎总结汇报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1 病例材料

      1.1 胃窦部良性溃疡 30例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2:1;发病年龄20~26岁18例,40~51岁12例。胃窦部溃疡是胃窦部壁层黏膜溃烂而形成的缺损,溃疡多先从黏膜层开始逐步侵入到黏膜下层达浆膜层,形成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龛影,就是通常所说的溃疡。胃窦部溃疡常引起窦部变形。(1)临床表现:此症多见于青壮年,经常饮酒者多见。发病时上腹部疼痛。具有三大特点:慢性反复性,规律性及周期性上腹部疼痛。(2)X线表现:30例胃窦部溃疡,龛影是溃疡本身的主要征象,也是对溃疡诊断的重要依据。被侵犯的龛影口部光滑锐利,周围黏膜向龛影集中,无破坏和中断现象。胃窦部的小溃疡面常被炎性所覆盖,X线上有时显示不出来。其原因有三:①龛影面积小。a.龛影面积小,不仔细和反复加压观察常被漏诊。b.有较严重的胃窦炎时,小溃疡面被炎性覆盖。c.由于幽门梗阻时,胃内空腹滞留液增多,小龛影难以显示。必须掌握上述三点情况,才能做到诊断无误。②溃疡面积大。溃疡面口部很浅,周围黏膜呈放射状向龛影集中,直达龛影。③局限性多发性小龛影存在是时胃窦部黏膜粗糙紊乱,此时可见到小溃疡中有小的透亮区,这是水肿和黏膜粗糙所造成。

      1.2 胃窦部恶性溃疡 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发病年龄均在40~60岁之间。(1)临床表现:均有食欲减退,消瘦,上腹部不适,疼痛,晚期上腹部可触及肿块。(2)X线表现:15例患者胃窦部均可见三角形或多边形龛影。溃疡口呈结节状突起,在突出的中间有V字形裂隙,其长短不一。龛影有的位于腔内,有的部分位于腔内。龛影底部凸出胃轮廓之外。龛影口部不规则,可见有指压迹和裂隙征象。黏膜破坏中断。龛影周围出现凸凹不平的透亮环堤,加压时固定不变。胃壁僵硬,蠕动消失,常伴有幽门痉挛和幽门梗阻存在。

      1.3 胃窦炎 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发病年龄均在30~55岁之间。胃窦炎大多是局限性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的病理变化一般是局限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黏膜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常引起幽门前区狭窄。(1)临床表现:胃内不适、灼热感、食欲不佳。上腹部有时痉挛,有时胃胀、反酸、烧心等。(2)X线表现:40例胃窦炎患者的胃窦部均有黏膜紊乱、粗糙、黏膜皱襞间隙变窄。窦区黏膜失去正常排列和走形规律,黏膜粗糙无中断现象。胃窦部呈向心性狭窄,胃壁柔软,蠕动正常。

      2 讨论

      对胃窦部的小溃疡,必须认真仔细加压观察才能发现。对炎性覆盖和幽门梗阻患者的诊断必须加细,认真检查分析,结合临床进行分析。龛影的大小与否不能决定溃疡的良恶之分。龛影大不一定全是恶性,而龛影小也不一定全是良性[2]。在诊断中,应从溃疡的本身征象或直接征象着手,认真观察,细心操作,反复对比,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做出正确诊断。经验证明,临床与X线结合可大大提高对胃窦部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高鸿举.临床X线诊断.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1981, 263-269.

      2 连世海.X线诊断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79-283.

    ↑上一篇: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电子胃镜检查临床分析
    ↓下一篇:腹腔镜在小肠出血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