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小肠功能紊乱的X线表现与临床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2-03-20  浏览次数:593次

      作者:汤克峰  作者单位:吉林梨树,梨树县小城子镇中心卫生院

      【摘要】 为了了解小肠功能紊乱的X线表现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钡餐透视及X线片上观察对比小肠张力和动力的改变,小肠黏膜皱襞的改变以及分泌过多和积气等几方面的表现,研究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对查清小肠功能紊乱和器质性病变,在临床上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肠功能紊乱,X线表现,临床关系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进行消化吸收的最主要部位。上起幽门,下接盲肠,成人全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三部分。其中,回肠被小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故合称系膜小肠。

      小肠功能紊乱主要是指小肠的吸收、分泌物和运动出现失常。小肠功能紊乱可伴发于腹部的病变,诸如胃肠道某处炎症(如:急性肠炎、肠结核、吸收不良综合征、Meckel憩室、Crohn病等),肠系膜病变和肠黏膜病变,以及肠道寄生虫病。也可单独出现,常见于食物过敏,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因素等。小肠功能紊乱常涉及广泛的肠段。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部原发病症状;单独存在者可有腹痛、腹胀与便秘交替出现等胃肠道消化不良的表现,当发生消化或吸收障碍时,则含消化不完全的食物成分,可有全身性营养缺乏的表现。

      X线表现主要是小肠的张力和动力异常,以及由此而继发的黏膜皱襞改变和消化不良现象。

      1 小肠张力和动力改变

      空回肠的张力受自主神经系统局部肠壁内神经丛的控制。正常空回肠管有一定宽度,钡餐分布均匀连贯。当自主神经系统中的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强时,肠管的张力增高,管腔缩小,并可出现多个收缩状态的肠段,称为分节现象,即在收缩肠段之近肠段内钡量较多,而夹杂在其间的肠段内钡量较少,且散在小肠黏膜皱襞之间,呈小颗粒状称为分散现象。此外表现为蠕动增强,动力加快。钡头到达回盲部的时间显著缩短,甚至在服钡后30min即可到达回盲部,小肠完全排空的时间也缩短。

      当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兴奋增强时,肠管张力减低,管径增宽,管径可超过3cm,常见钡餐分布呈舒张状。蠕动减弱,动力减退。钡头到达回盲部的时间明显延长,小肠完全排空的时间也延长。

      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影响可同时发生,所以在X线上的表现可以混合存在,肠曲常呈节段性舒张。

      2 小肠黏膜皱襞的改变

      小肠黏膜皱襞并非固定不变,而与肠管的张力和钡餐的充盈量有密切关系。正常空肠的黏膜皱襞通常呈羽毛状,回肠因皱襞较少而光滑。小肠张力减低,管腔舒张时,空肠黏膜皱襞呈弹簧样弛张状态。在小肠功能紊乱下,上述两种黏膜皱襞形态可同时相间出现。

      3 分泌过多和积气

      在正常情况下小肠内钡餐分布均匀连贯,密度浓淡相仿。当功能紊乱时,由于分泌过多,肠管内液体增多,可使钡餐稀释,钡影密度减退;由于肠壁上过多分泌物粘着,黏膜皱襞不能清晰显示,钡餐常呈分散的片状或雪花状阴影。

      在X线片上,通常成人的小肠内并无明显气体可见,当功能紊乱时,由于吸收障碍,小肠内气体量积聚而呈现肠曲充气膨胀或与钡餐合成双重对照。

      4 讨论

      以上各种X线表现,往往是彼此联系的,张力增高,肠管收缩细小,黏膜皱襞纵形,动力加快,排空加快;张力减低,肠腔舒张增宽,黏膜皱襞呈弹簧状,动力减低,排空减慢;肠曲或充气膨胀,或钡餐分散呈雪花状阴影。张力增高和张力减退的肠段可相间出现,使功能紊乱的小肠肠曲内的钡分布常呈分节及分散现象。

      由于小肠的张力和动力常有较大变异,因此判断为功能紊乱必须汇集上述多种表现,并经反复观察而一再出现者,始可以确为异常。此外,并应查清有无引起小肠功能紊乱伴有的器质性病变,对诊断和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超滤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3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外来建设者急性胃黏膜病变61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