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2-04-23  浏览次数:728次

      作者:牛爱原,任建民,侯彩霞  作者单位:1.包头市蒙中医院消化内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 2.包头市铁路医院; 3.包头市中心医院

      【摘要】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试验)与金标准即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64例因上腹部症状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粪便标本,以快速尿素酶(RUT)和组织学联合检测幽门螺杆菌(Hp)为金标准,将ELISA法与金标准进行灵敏度、特异度等评价。结果:HpSA试验与金标准比较,检测Hp的灵敏度为96.0%,特异度为96.9%。结论:该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高,灵敏度、特异度高,适用于Hp的诊断,尤其适用于儿童、老年人、胃癌家属的筛查及无法开展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的地区 。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酶联免疫法

      近年国外报道了一种幽门螺杆菌(Hp)粪便抗原检测的新方法,2000年10月我国学者曾志荣等[1]首次报道用该方法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HpSA),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本课题即是采用这种新的酶免疫法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非侵入性且无创,简便易行,在临床有广阔的推广前景[2]。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我们开展此项技术164例,证实其灵敏度和特异度高,诊断准确率高,现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选择4周内未服用过铋剂、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Hp)检查有影响的药物,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64例。

      1.2 方法 对164例疑似Hp感染者,采用胃黏膜活检标本行快速尿素酶(RUT)和组织学联合检测幽门螺杆菌(Hp)为金标准,两试验均阳性,判定为Hp阳性,否则判为阴性。快速尿素酶(RUT)和组织学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方法:对164例疑似Hp感染者,常规行胃镜检查,取胃窦距幽门2~5cm处活检组织1块,直接放入1分钟尿素酶检测试纸中,室温1~5分钟内组织块周围颜色变为红色为阳性,不变者为阴性;于胃窦大弯侧及胃体小弯侧取活检组织2块,将活检标本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切片,常规甲苯胺蓝染色后镜检,观察Hp感染情况[3]。HpSA测定:试剂盒由中美合资的协和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时取约0.1g的新鲜粪便,放入400μL样品稀释液中振荡混匀,取100μL样品稀释液、阳性对照及阴性对照液分别加入已用抗体包被的孔板中,每孔加入酶标抗体100μL后室温孵育60分钟,反复洗板6次,每孔加入底物溶液100μL,室温孵育10分钟,加入反应终止液后15分钟内在酶标仪上测定每孔的吸光度A450/650nm>0.120为Hp阳性,<0.100为Hp阴性,0.100

      1.3 统计学分析 164例患者HpSA试验与金标准两种Hp检测方法比较计算该方法对诊断H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真实性指标。

      2 结果

      164例患者行快速尿素酶和组织学联合检测幽门螺杆菌(金标准)试验,有100人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64人判为非幽门螺杆菌感染,164人粪便抗原试验检测结果见表1。HpSA试验检测结果与金标准的比较,HpSA试验诊断Hp感染的灵敏度为96.0%(96/100),特异度为96.9%(62/64),阳性预测值为98.0%(96/98),93.9%阴性预测值为(62/66),正确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为92.9%。表1 HpSA试验检测Hp结果与金标准的比较

      3 讨论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先从人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以来,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特异性的定植于胃黏膜,其在胃癌发病学上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且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随着对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迄今,未能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直接诱发胃黏膜细胞癌变的证据。但可归于被广泛认可的传统胃癌发生模式: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弥漫性炎症→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重度)→浸润性癌(肠型)[4]。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黏膜组织病理学上慢性活动性炎症会得到明显改善,理论上有可能预防萎缩和肠化的发生、发展及胃癌的发生。因此,探讨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具有深远的临床价值,故Hp 感染的检测方法在临床日益受到重视。

      Hp感染的检测方法按是否依赖胃镜检查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侵入性方法是指依赖胃镜的检查,这些方法都需要在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进行检测,常用的有组织细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测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但因为其在做检查时会给病人带来相应的痛苦以及难以想象的思想负担,令患者难以接受;特别是对于儿童,因儿童的不配合,更是难以开展。目前,无痛胃镜虽有开展,但尚未普及,况且,除了费用等因素外,还需要麻醉师的配合,当然,内镜的先进发展,诞生了经鼻内镜,可是,其费用仍然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接受的。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逐渐有了非侵入性方法,包括13C或14C -尿素呼气试验和血清学试验,但13C-尿素呼气试验费用昂贵,需用质谱仪,而13C -尿素呼气试验也可能受患儿吹气因素的影响而影响结果。14C-尿素呼气试验需口服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明确有胃下垂、胃轻瘫、晚期胃癌、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淤滞症和高位梗阻的患者,不宜采用尿素呼气试验[5]。血清学方法是用来检测抗体水平,因根治后血清中抗体滴度水平还可维持在阳性线以上达半年之久,因而不能反映Hp的现症感染,而不能用于疗效的观察。美国胃肠病周会议摘要首先报道了HpSA检测方法,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在90%以上[6]。上海萧树东等[7]报道HpSA试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4.7%,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7.6%。本课题研究结果亦提示该检测方法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均在90%以上。HpSA通过检测患者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操作简便、无痛苦,尤其适用于儿童、老年人、胃癌家属的筛查及无法开展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的地区。还有报道,HpSA检测方法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Hp感染的诊断尤其有临床价值[8]。由于其具备上述优点,在临床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曾志荣,胡品津,陈冥湖,等.检测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的临床价值[J]. 新医学,2000,31(10):587-588.

      [2] 刘文忠,萧树东,王吉耀,等.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的多中心研究[J].胃肠病学,2002,7(3):136-139.

      [3] 张建忠,陈宇翔.两种幽门螺杆菌非侵入性检测方法的临床适用价值[J]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4):176.

      [4] 戴伟杰,邹晓平.早期胃癌的自然病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9):503.

      [5] 张万岱,徐智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 [J].胃肠病学,2004,9(1):38.

      [6] Reviani L.Evaluation of a new enzyme immunoassay for detecting helicobacter pylori in feces:a prospective pilot study[J].Am J Gastroenterol,1999,94(7):1830.

      [7] 萧树东,刘文忠,邱夏地,等.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一种新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J].胃肠病学,1999,4(4):213.

      [8] 王化冰,林三仁,周丽雅,等.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评价[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1):17.

    ↑上一篇:高频电治疗胃肠息肉的优点
    ↓下一篇: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消化吸收障碍亚型的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