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雷贝拉唑与雷尼替丁对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6-12  浏览次数:564次

      作者:王崇强  作者单位:014040内蒙古包头市铁路医院(包头医学院第四院属医院)

      【摘要】目的评价雷贝拉唑与雷尼替丁的疗效和夜间酸突破现象(NAB)的发生情况及影响。方法: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两组,A组口服雷贝拉唑;B组在A组的基础上睡前加服雷尼替丁。结果:患者平均胃内pH值及夜间平均胃内pH值及症状积分率下降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 B组NAB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在使用雷贝拉唑的基础上睡前加服雷尼替丁可明显改善疗效,减少NAB发生。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雷贝拉唑 雷尼替丁 夜间突破

      十二指肠溃疡是成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质子泵抑制剂被公认为治疗酸相关疾病最有效的药物。然而,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通过单用雷贝拉唑和睡前加服雷尼替丁观察抑酸效果和对夜间突破的影响,评价其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06年7月~2008年3月收治经胃镜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0例,并排除巨大溃疡(直径>2cm)、多发性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出血穿孔,幽门梗阻者和严重心肺功能障碍。40例患者在2周内停用抑酸药物及影响药物代谢的其他药物。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症状无显著性差异,幽门螺杆菌(Hp)阳性。

      治疗方法:A组(20例)应用雷贝拉唑10mg,早晨1次口服;B组(20例)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睡前加服雷尼替丁150mg,连用5天后监测其24小时胃内pH值。 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进行评估,按症状轻重评分。①0分:无症状;②1分:可以感觉到症状,但不影响日常活动;③2分:明显不适,偶尔影响日常活动;④3分:不能进行日常活动或严重影响睡眠须用药物控制。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评定。积分降低>80%为显效,降低50%~80%为有效,降低<50%为无效。

      统计学处理:采用X±S表示,t检验。

      结 果

      两组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积分下降率比较,B组高于A组(P>0.05)。结果见表1。

      抑酸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酸比较,B组高于A组(P>0.05)。结果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内平均PH值比较NAB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NAB发生情况比较,B组低于A组(P>0.05)。结果见表3。

      讨 论

      笔者通过雷贝拉唑与加服雷尼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上腹痛、反酸和上腹烧灼感等临床症状较前均明显缓解,但单服雷贝拉唑虽然有较强的抑酸作用,但不能避免NAB的发生,该现象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夜间PPI逃逸,因PPI反对壁细胞上已经激活的质子泵产生抑制,而临床激活的或新生的质子泵无抑制作用[1],夜间是质子泵更新的高峰时间,当新的质子泵被激活后,可以逃过PPI的作用高峰时间。夜间睡眠期缺少相应的食物刺激,激活的质子泵数量少,故PPI的抑酸作用降低[2]。另外,还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兴奋胆碱能M受体,促进胃酸分泌增多有关[3]。睡前加服雷尼替丁NAB的发生率和夜间pH<4的时间百分比均低于A组,症状也相应减轻,说明H2RA可较强地抑制夜间胃酸分泌,改善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因此,建议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每日一效PPI+雷尼替丁(睡前),此法价格较廉,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Cederbergc Andersson T,skanberg I.Omeprazole:PH amacokinetics and metabolism in Man.Scand J Gastroenterol,1998,24(suppl166):33-42.

      2 Peghnini PL,Katz PO,Bracy NA,etal.Noctumal recovery if gastric acid secretion with twice-claity dosing of proton pump innibitors.AMJG asstroenteorol,1998,93:763-767.

      3 宋军,谢小平,熊汉华,等.法莫替丁可抑制夜间胃酸分泌和酸突破.中华消化杂志,2003,23:692-693.

    ↑上一篇:生长抑素应用于治疗急性肠梗阻效果分析
    ↓下一篇:预防性应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呋辛钠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对比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