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内镜微波术治疗消化道息肉临床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12-07-10  浏览次数:641次

      作者:魏茂桂  作者单位: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关键词】 内镜微波术 消化道息肉 临床疗效

      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6年8月,应用微波治疗仪在内镜下共摘除消化道息肉244枚,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治疗消化道息肉患者127例(计244枚息肉),其中男性89例,女性38例;年龄7岁~77岁;其中单发106例,多发21例,有1例大肠息肉多达30枚。息肉分布:食管6枚(中段2枚,下段4枚),胃17枚(胃底2枚,胃体4枚,胃窦及幽门部11枚),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2枚,大肠息肉209枚(回盲部2枚,升结肠33枚,横结肠42枚,降结肠37枚,乙状结肠63枚,直肠32枚)。息肉直径0.3 cm~20 cm,息肉有蒂34枚,亚蒂72枚,广基138枚。病理组织学示:炎性息肉107枚,腺瘤性息肉137枚,其中2枚腺瘤性息肉有恶变。

      1.2 设备与方法

      1.2.1 设备

      内镜为富士能450HR型电子胃镜及富士能一88型电子大肠镜。微波内镜治疗仪为合肥产WNZ-1C型,频率为2 450 MHz,波长为12 cm,输出功率为0 mA~200 mA可调。发射电极为球状和针状。

      1.2.2 方法

      术前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术前10 min肌肉注射解痉药物6542 10 mg。选择功率为80 mA~100 mA、时间每次3 s~5 s,烧灼次数约5次~10次。通过内镜检查孔插入微波电缆天线,并接触息肉,对广基与亚蒂型息肉同时采用“顶部点灼法”及“熨烙法”,对有蒂息肉采用“基底部两侧点灼切割法”治疗,直至息肉脱落。对所有息肉均在微波治疗前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本组244枚息肉经内镜微波治疗1周后复查息肉全部脱落,创面完全愈合,未出现并发症。2例多发性结肠息肉患者经2次~3次微波治疗后治愈。其余125例均一次微波治疗后痊愈。2例息肉恶变经微波1次治愈,1例随访4 a,1例随访1 a均无复发。

      3 讨论

      微波是特定频段的电磁波,作用于人体组织可产生热效应及非热效应。微波的热效应可使组织中水分子、蛋白质分子及各种离子在微波作用下产生热,导致机体产生各种生理反应,这是应用于治疗的依据。如果微波使组织温度升高到42℃时,可抑制细胞的呼吸,抑制癌细胞DNA的合成,RNA的转录及蛋白质合成,从而阻止肿瘤细胞增殖,使细胞失去活力,甚至死亡。利用微波的凝固作用,可行内镜下止血术、息肉灼除术及良恶性消化道狭窄扩张术等。微波应用于医疗的剂量,对患者及操作者均无有害作用。

      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危险性小等特点。特别适宜于基层医疗单位开展。对难已圈套治疗的广基息肉,微波治疗的优点更为明显。对广基息肉,以天线探头的顶端或侧面与息肉顶端接触的效果最好。残基可稍高于黏膜,无须凝固至干坦。否则易损伤正常组织,诱发穿孔。

      对直径<1 cm的有蒂息肉,我们仍采用顶部直接凝固法,只要息肉及蒂部变为苍白、坚挺即可,术后会自行脱落。对>1 cm的或蒂较长的息肉,我们采用蒂部两侧凝固法,使蒂部组织变色苍白、局部坚挺即可。此时由于血流被阻断,息肉呈暗紫色,术后7 d~10 d左右即自行脱落。

      对多发性息肉,根据息肉大小,一般每次灼除10枚~20枚左右。每次治疗时间掌握在30 min~40 min。使操作者不至于因疲劳导致操作失常,出现不应有的并发症。本组有2枚息肉恶变,活检证实恶变均在顶部。我们采用工作电流100 mA,从顶部开始使其凝固汽化,均一次治愈。分别随访4 a和1 a,未见复发。有报道40 mA(30 W)温度相当于42℃时,即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我们用100 mA电流,使息肉完全凝固汽化,疗效可靠。

      微波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操作熟练,天线探头一定要准确触及息肉以免损伤正常组织;选用功率、时间要适当,避免穿孔;对于不同部位的多发性息肉宜分期治疗;治疗后3 d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软食易消化为宜,保持大便通畅。并可酌情应用抗菌、止

    ↑上一篇: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中的应用进展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干预老年Ⅳ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1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