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67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的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2-07-03  浏览次数:704次

      作者:杨立宏,马羽萍,黄蕾  作者单位:西安市第八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西安市中心血站,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LT)及其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Sysmex KX21型多项目血球自动计数仪,测定67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PLT及其参数。结果:与健康组对比,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LT计数明显降低(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增高(P<0.01);血小板分部宽度(PDW)及大PLT比率(PLCR)增高(P<0.01);随着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升高,PLT明显下降,MPV、PDW、PLCR明显上升,A、B、C三组之间其PLT、MPV、PDW相互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PLT及其参数是对临床判定肝硬化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出血倾向及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参数

      肝炎肝硬化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血小板(PLT)减少或功能障碍是其普遍现象,出血亦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更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肝硬化患者PLT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本文对67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PLT计数极其参数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肝炎肝硬化组670例,均系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10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520例,女150例,年龄15岁~61岁,平均年龄50.5岁。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级:A级168例,B级220例,C级282例。健康对照组60例,均系健康自愿献血者,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18岁~60岁,平均年龄47岁,全部病例在采集标本前1个月内均未使用过影响PLT及其参数的药物。

      1.2 方法 使用日本Sysmex KX21型多项目血球自动计数仪极其配套试剂,检测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对所有病例均静脉采血1.5 ml~2 ml,用一次性负压储血管、EDTAK2抗凝,在2 h内测定完毕。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肝炎肝硬化患者PLT及其参数的测定 肝炎肝硬化组PLT为(59.4±35.20)×109/L与健康对照组(212.6±45.08)×109/L比较,PLT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由于仪器的原因或肝硬化患者自身PLT的数量、形态及功能的变化,在670例标本中,只有288例检测出了MPV、PDW、PLCR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和PLC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见表1。

      表1 肝炎肝硬化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LT、MPV、PDW、PLCR测定结果(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PLT及其参数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随着A组→B组→C组显示PLT逐渐减少,而MPV、PDW、PLCR则逐渐增高。A、B、C三组之间其PLT、MPV、PDW及PLCR相互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见表2。

      表2 肝炎肝硬化患者组 ChildPugh分级与其血小组及其参数测定结果(略)

      注:A与B比较,*P<0.01;B与C比较,**P<0.01。

      2.3 PLT直方图的变化 67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LT直方图中有88.7%(594/670)的肝硬化患者PLT直方图降波呈不规则锯齿状向右延伸,而且PLT值越低,PLT直方图降波的不规则锯齿状差异越大。

      3 讨论

      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PLT减少是常见的临床表现。PLT是由骨髓中巨核细胞的胞质分离之膜片断所形成,其后主要在以脾为中心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被处理。肝硬化患者PLT计数减少,可能主要是由于肝硬化患者脾脏容量增大及脾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活跃,PLT过分阻留和破坏所致。本文报道的67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L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外周血PLT计数明显减少(P<0.01),与相关的文献报道相一致。有人报道大PLT的出现是由于某些因素刺激所致,所以MPV、PDW和PLCR可作为一种应激反应指标[2]。肝硬化患者PLT数减少,骨髓巨核细胞代偿性增生,导致新生PLT反应性增多,MPV增加,形成“应急性大PLT”,也说明肝硬化患者出血倾向的发生与PLT数量有关,还与PLT形态变化有关[3]。本文报道的288例肝硬化患者的PLT、MPV、PDW和PLCR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7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LT直方图中有88.7%的PLT直方图降波呈不规则锯齿状向右延伸,提示PLT体积增大。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的变化发展,PLT参数也随着有相应的改变。本文报道的肝硬化患者在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中,肝硬化分级越差,PLT减少越低,PLT参数变化越明显。因此,本研究认为,PLT及其参数的变化等4项指标的异常,对判断肝脏受损的严重程度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各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和动态观察,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做出评价,对肝炎肝硬化与PLT关系尚应结合骨髓造血功能进行研究,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梁扩寰,李绍白.肝脏病学[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88.

      [2] 林粤,王北宁,韩玲霞.重症肝病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及其临床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6(6):531.

      [3] 王修石,袁亚军.对620例肝硬化血小参数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9):791.

    ↑上一篇: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探讨
    ↓下一篇:胃结石26例临床特点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