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青少年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2-11-12  浏览次数:676次

      作者:王军库,沈建飞,曹晓光  作者单位:辽宁本溪,本钢南地医院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病因;青少年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近年临床发现青少年患病人群有逐渐增多趋势。为了更好地防治本病,笔者对本院2007年5月—2012年9月经胃镜确诊的72例青少年溃疡患者进行诱发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72例,男52例,女20例,男女比约为2.5:1;年龄14~18岁,平均16.2岁;初中学生23例,高中学生49例;农村学生42例,城市学生30例;病史1~3年。全部病例经电子胃镜(富士能88型)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1例。

      1.2临床表现均有上腹部隐痛不适。26例有饱胀感,30例嗳气、泛酸;38例大便潜血呈阳性,20例有黑便史;32例患者有恶心呕吐,其中8例为咖啡色液或暗红色血性液,其余呕吐物为胃内容物;16例初中生患者有消瘦、发育迟缓。

      2诱因分析

      溃疡病患者常由某一诱因致病或几种诱因共同致病,几种诱因往往同时并存,现分析如下。

      2.1学习、精神紧张等因素占80.56%。可能与患者学习任务重,竞争激烈,各方面压力大,长期持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抑郁及部分患者的父母期望高、经常打骂、教育方法粗暴等因素有关。在这方面,高中生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初中生。患者因长期受到心理应激,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和(或)减弱胃十二指肠黏膜抵抗力,从而诱发溃疡[1]。

      2.2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占72.22%。主要与饮食无规律、饮食量不节制、暴饮暴食等因素有关。有些学生为了赶上课,连早餐也顾不上吃。有些学生为了贪玩或为了赶功课囫囵吞枣地将饭咽下,常常也会三口两口吃完用汤泡的饭或开水泡馒头。长期如此就容易引起溃疡病。因过时误餐使胃部完全排空引起高度饥饿感,造成胃逆蠕动,致胃黏膜血管扩张,黏膜水肿,胃酸的破坏使局部炎症溃疡。饮食过饱时,胃窦部高度扩张,胃泌素分泌减低了幽门括约肌的能力,引起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容易破坏胃黏膜的屏障机能而引起溃疡[2]。

      2.3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占54.17%。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重要病因,文献报道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的检出率为95%~100%,在胃溃疡患者中为70%~85%[1]。本次病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于以上数据,可能与中学生主要在家里吃饭,饮食环境比较单调有关。

      2.4药物因素占15.28%。本组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占8例,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3例,可能与此有关。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胃酸、胃蛋白分泌增加,胃黏液分泌抑制,胃肠黏膜的抵抗力降低,易使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形成,短期内大量使用可以促使溃疡出血穿孔;非甾体类药物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抑制胃黏膜合成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引起溃疡[3]。据有关报道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药物引起消化性溃 疡者为正常人的2~7倍[2]。

      2.5应激性溃疡占4.11%,本组中脑挫伤2例,大面积烧伤1例。因这些疾病可引起交感神经强烈兴奋,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使胃肠道血管平滑肌、黏膜缺血缺氧损伤致通透性改变,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大量糖皮质激素,使胃酸分泌增加,蛋白质合成抑制,阻碍黏膜上皮细胞的再生修复引起溃疡[4]。

      3讨论

      青少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由于这个群体特殊的学习、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在溃疡病的诱发因素上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其中以学习、精神紧张等因素和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最多见,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明显低于成年人。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43.

      2杜嗣廉,郑明新.小儿胃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1.

      3江明性.药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88.

      4徐晓华,刘凤霖,高敏.儿童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急诊胃镜检查.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2):169.

    ↑上一篇:消化性溃疡患者Leptin水平与HP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中西医综合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100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