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46例疗效 观察

    发表时间:2012-09-13  浏览次数:656次

      作者:包明稳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 目的 观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对部分脾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血象变化、脾脏厚度及长度变化、门静脉主干内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2周和2、4、6个月时患者的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术后3、4、5、6个月时脾脏的长度和厚度均明显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的门静脉内径为(1.54±0.13) cm,与术前的(1.55±0.15)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个月时的门静脉内径则分别为 (1.36±0.17 )、(1.35±0.06)cm,均比术前明显缩小(P<0.01)。术后4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发热、脾区疼痛,7例出现胸水,经对症治疗后全部缓解。结论 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征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高血压,门静脉;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已成为治疗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和门脉高压症的重要方法[12],我院采用PSE治疗此类患者46例并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2004年2月至2006年9月于我院行PSE治疗的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征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第10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3])46例,男13例,女33例;年龄20~60岁;乙型肝炎肝硬化39例,丙型肝炎肝硬化7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5例,B级27例,C级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骨髓检查符合脾功能亢进诊断,经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25例,均无红色征。

      1.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脾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数字减影,了解脾脏大小及血管分布情况,将明胶海绵剪成1mm×1mm×1mm左右的碎块加庆大霉素及造影剂制成悬混状在透视下经导管缓慢注入,观察脾动脉血流清况,估计栓塞面积达50%~70%时[4],停止注射,再行数字减影。若栓塞面积不足,则再注射,直至栓塞面积满意为止,拔管加压包扎。术后预防感染。所有患者均一次治疗,检测定其术前及术后血小板(PC)、白细胞(WBC)和红细胞(RBC)的1、2周及2、4、6个月计数;超声诊断仪测量门脉主干内径和脾脏术后1、2、3、4、5、6个月时的厚度和长度。观察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2个月食管曲张静脉曲张程度。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11.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血细胞计数变化情况

      术后WBC及PC计数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WBC于术后2个月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术前,4、6个月时趋于平稳。PC于术后1周始即平稳增加。RBC计数变化不明显 (P>0.05),详见表1。 表1 术后血细胞计数变化情况 *与术后比较,P<0.01;#与术后比较P>0.05。

      2.2 术后脾脏长度和厚度的变化情况

      术后3、4、5、6个月时脾脏的长度和厚度均明显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后趋于稳定,4、5、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术后门静脉内径变化情况

      本组术后1个月时的门静脉内径为(1.54±0.13) 表2 PSE前、后脾脏厚度、长度变化 *与术后3、4、5、6个月比较,均P<0.01。

      cm,与术前的(1.55±0.15)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个月时的门静脉内径分别为 (1.36±0.17) 、(1.35±0.06)cm,均比术前明显缩小(P<0.01)。本组有25例术前检查有食道曲张静脉者于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8例由重度变轻度,5例重度变中度,12例中度变轻度。

      2.4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术中未出现不良反应,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发热,脾区疼痛,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发热于术后2d出现,持续5~23 d,体温37.9~40.0℃。脾区疼痛出现在术后1~2d,持续7~28d。7例术后出现胸水,均经利尿支持治疗后消失。本组患者均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脾破裂或脾周围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时,可出现脾肿大和脾亢。药物治疗常无明显疗效,一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外科切脾手术。PSE是一种新兴的微创介入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方法[5],PSE破坏了脾内血管,减少了血细胞的滞留和破坏,消弱了脾脏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能力,使外周血象得到改善,既保存了部分脾脏又缓解了临床症状。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脾实质缺血性梗死、机化、萎缩,最终被纤维组织替代,脾脏体积缩小。本组46例患者成功实施了PSE术,术后1周PC和WBC计数即同步升高,6个月后仍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门静脉高压对患者威胁最大的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常常直接导致患者死亡。门脉系统的高动力循环主要来自脾静脉,故栓塞脾动脉可减少脾静脉的血流量,从而缓解了门脉高压状态。本组患者术后门静脉内径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尤以术后 3~6个月最明显。其中25例术前检查有食道曲张静脉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文献报道PSE并发症发生较多[6],本组患者术后均出现发热、脾区疼痛,其中7例出现胸水,经对症处理后全部缓解。未出现脾脓肿、脾破裂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如栓塞范围越大,发热、脾区疼痛持续时间就越长;肝功能较差者,术前术后保肝支持治疗至关重要,可预防胸、腹水出现;术后常规抗炎可预防脾脓肿发生;对巨脾伴食道静脉曲张红色征阳性者、肝脏功能较好者可选择外科全脾脏切除术或断流术,以避免和防止PSE后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梅雀林,李彦豪,鲁恩洁,等.脾栓塞程度控制的方法学研究(回顾性研究) [J]. 放射学实践,2000,16(10): 868870.

      [2] 崔俊,韩铭钧.脾部分性栓塞的质量控制及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 8(7):839840.

      [3] 第十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学术会议.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4] 秦建平,蒋明德,汪庆华,等.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 10(7):860862.

      [5] 刘国实,邢克英.肝硬变的介入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 志,2000,8(8):908_909.

      [6] 李征然,邹艳,唐文杰,等.部分脾栓塞术后并发症及共处理 [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11(6):415417.

    ↑上一篇:吸注套扎疗法与缚扎固定法治疗混合痔临床分析
    ↓下一篇: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评价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