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两件式造口袋在肠瘘患者引流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1-25  浏览次数:798次

    肠瘘是肠道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保持引流通畅是治疗的关键。肠瘘患者引流管周围有较多的肠瘘液渗出,所渗出的消化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腐蚀性很强,易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糜烂及坏死,因此瘘口护理是重点和难点之一[1]。肠瘘患者瘘口渗出量大,不利于伤口愈合,更换敷料频繁,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将两件式造口袋在20例肠瘘患者引流中应用,有效地收集了消化液,保护了瘘口周围皮肤,可以准确记录渗出量,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外伤、肿瘤或胃肠道手术后并发肠瘘患者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3~80岁,平均62岁。十二直肠残端瘘5例,空场和回肠瘘6例,结肠瘘6例,胃肠吻合口瘘3例。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20例患者手术后出现肠瘘,存在焦虑、失望、悲观的情绪。术后责任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关心体贴患者。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护士要耐心解答,消除其焦虑感。责任护士要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瘘口护理

    2.2.1引流护理:肠瘘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及时、有效地收集肠瘘液,保护瘘口周围皮肤,降低瘘口周围皮肤炎性反应发生率。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2.2.2瘘口周围皮肤护理:引流管周围流出的大量肠液对皮肤有腐蚀性。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瘘口周围皮肤,无菌纱布擦干后先涂皮肤保护粉(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然后喷无痛皮肤保护膜。将防漏条或防漏膏放置于瘘口周围,然后将两件式造口底盘按瘘口大小裁剪后粘贴于瘘口处。通过造口袋开口处使引流管置于其中后将造口袋与底盘扣紧,造口袋开口处用胶布粘好。造口袋底盘粘贴力强,吸水性能好,同时具有良好的热延伸性,当体表粗糙不平时,能在体温下顺应皮肤外形延伸,确保粘贴严密,可以有效地防止渗漏。同时,pH值与皮肤相近,对皮肤地刺激小,能有效地保护皮肤[2]。患者使用两件式造口袋收集渗出液后可带管、带袋下床活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3营养支持护理:肠瘘患者需要长时间禁食,消化液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及并发感染,使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根据患者的病情我们遵医嘱使用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为患者均衡输入营养液,促进患者的瘘口早日愈合。

    2.4一般护理:肠瘘患者由于大量丢失消化液,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3]。从患者入院开始根据其病情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等,按护理等级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做血气分析,给予对症处置。

    2.5出院指导:肠瘘患者应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每天需要补充水分2 000 ml。责任护士需指导3个月后再次手术的肠瘘患者及家属如何更换两件式造口袋,及时清除渗出液,保护瘘口周围皮肤。

    3 结果

    本组20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

    4 小结

    肠瘘是胃结直肠外科较为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合并的原发病复杂,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营养状况差,肠瘘口的处理有时非常困难,所以治疗和护理的难度都比较大。

    我科针对本组20例肠瘘患者,认真地做好心理护理、引流护理、瘘口周围皮肤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和一般护理,使用两件式的造口袋,结合持续负压吸引,明显降低了护理难度,减轻了医护工作量。从根本上消除了肠瘘液对皮肤的刺激,使引流管周围皮肤炎症减少,患者舒适度提高。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感,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也降低了治疗费用。肠瘘患者的引流使用两件式造口袋后可降低引流管周围皮肤炎性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医护工作量及费用。

    5 参考文献

    [1]阮瑞霞,乔丽娜,寇雅莉,等.11例肠外瘘患者的瘘口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986.

    [2]韦瑞丽,董雪云,马辉.造口袋在肠瘘患者引流中地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1):.

    [3]祝海香,王红苑,严林娟.肠瘘治疗过程中自体消化液回输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8,9(43):792.

    ↑上一篇:未停用阿司匹林致乙状结肠腺瘤内镜下切除后出血1例报告
    ↓下一篇:全身麻醉对开腹胃癌切除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