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自制肠造瘘模型在肠造瘘患者自我造口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2-12  浏览次数:775次

      肠造口是由于治疗的需要,在患者腹壁上做一人为开口,将近端结肠拉出固定于腹壁,粪便由此排出体外,又称为人工肛门。本研究通过简单易行的自制 肠造瘘模型应用在肠造瘘患者自我造口护理的示范和反复练习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能更好地掌握造口知识和提高自护能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 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科行肠造瘘术后的患者和密切照顾者共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的性别、 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6例患者,每名患者选一个密切照顾者,标准:①主要照顾者,一般为配偶、子 女或其他亲属;②18岁以上,照顾患者的时间≥3个月; ③日常照顾患者时间最长、承担照顾任务最多的。其中试验组2人(为照顾者),因家庭因素退出研究。1.2 方法1.2.1 试验组:自制肠造瘘模型:以日 常工作中最常见的废弃玻璃输液瓶胶塞为造口定型模,用剪刀剪去胶塞中心突出内圆心的橡胶,再将肉色的柔软的防绒布缝制成圆筒状,从胶塞中心穿过,胶塞平整面朝下,上面突出内圆的周围以海绵填充、塑形,防绒布由上至下包住海绵反转至下面,用缝线于平整面下面固定即可。在科室使用时,将肠造瘘模型穿过带洞的腹 腔镜腹壁模型后用夹子从底下夹紧,即可按更换造口袋的常规操作进行示教或练习。在家可用家庭常见的带洞塑料凳子代替腹壁模型进行练习。1.2.2 对照 组:以宣传小册子、多媒体教材等形式宣教后,护士边护理造口边讲解的方式对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造口护理操作示教和造口知识宣教,试验组在传统示教方法的基础上,应用自制肠造瘘模型示范后由患者及家属自行反复练习。术前及术后首次均由护士更换造口袋进行造口护理示范、讲解,出院前分别由照顾者及患者进行第2 次和第3次更换造口袋的造口护理操作考核,出院前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和照顾者对造口知识的了解程度、自我护理能力进行对比分析。1.3 评价指标 1.3.1 造口自护能力:患者出院时分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ESCA表包括43个条目,分为4个维度,即自我护 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总分为172分。采用5分制评分:0表示非常不像我、1表示比较不像我、2表示没有意见、3表示比较像我、 4表示非常像我。得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1.3.2 造口知识及操作掌握程度:自行设计问卷相关专业内容20项,内容包括实际造口护理操作技巧考 核;造口材料的选择;造口袋的清洁及更换;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扩肛技巧;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婚育及性生活;定期复查等;每项5分,总分为100 分,80~100分为掌握,60~80分为基本掌握,≤60分为未掌握。出院时通过统一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造口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1.4 统计学方 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 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员自护能力ESCA得分比较:经护理干预后,至出院时试验组四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两组患者造口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近 年来,国内直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临床上约70%的患者发现时已为中晚期,永久性结肠造口手术是治疗直肠癌患者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1]。流行 病学调查表明,我国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手术的患者术后总体自我护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自我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水平方面[2]。此外,肠造瘘患者 往往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部分患者主观上缺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信心和动力。既往一直使用宣传册子、多媒体等多种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教育效果还是差强人意。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支持等因素均与患者的学习效果有关。在本研究中特别注重患者及家属的操作与实践能力的培训。应用自 制肠造瘘模型,笔者从术前即启动形象的护理宣教,通过模型展示及操作示范,使其早期即对肠造瘘有相当的认识,避免术后的身心适应障碍。更重要的是,使患者认识到健康是自己的责任,而造口护理并不是非常困难和难以掌握的操作,在反复的操作练习中能逐步熟练和减少对他人的依赖。笔者将患者及其密切照顾者同列为 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同伴效应,使得患者及其密切照顾者互相支持、相互促进,通过一起学习造口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交流与讨论,增加共同面对疾病的勇气。本研究采用的自制模型不仅适用于更换肛袋等简单操作的示教、练习,还可进行扩肛练习,模型中间加上橡胶止血带后可用于造口灌肠等操作练习,而且取材方便、制作 简便、成本低廉,对比于市场上的几千甚至上万元的造口模型而言,自制肠造瘘模型更加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王 宁,韩字洲,等.健康教育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护理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6.

    [2] 胡爱玲,张美芬,张俊娥,等.结肠造口患者适应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09.

    [收稿日期:2013-11-05 编校:朱林]

    ↑上一篇: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食管癌术后康复护理的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