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低龄患胃窦腺癌伴腹腔转移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4-03-14  浏览次数:874次

    胃窦腺癌是一种胃部癌症,也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笔者旨在分析1例低龄患胃窦腺癌伴腹腔转移的治疗经验值并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2岁,未婚,农民。因“腹痛腹胀伴呕吐1周”入院。入院情况:患者入院前1周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饭后加重伴呕吐,有时吐宿食,吐后症状减轻。专科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平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触及包块,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余未见异常。见图1。入院后查腹部CT示“胃窦部胃壁增厚,最厚处达1.9 cm,壁僵硬,其周围脂肪间隙尚清晰。考虑诊断为胃窦部胃壁增厚,胃癌?建议进一步检查,腹部少量腹水,”。胃镜示“贲门充血潮红;胃底大量食物残渣;胃体大量食物残渣;胃角及胃窦变形狭小,见隆起性肿块,质地硬,予活检4块,大量食物残渣视野不清。幽门看不清。见图2。活检病理为腺癌,诊断为:①食管炎;②胃窦腺癌;③胃潴留。胃窦活检示“腺癌。异形增生的上皮呈腺样及条索状排列,浸润生长。免疫组化:CK7(-),CK20(-),Villin(++),CA19-9(++),P53(-),C-erbB-2(+-++),CEA(++)nm23(++),Ki-67(80%+),PCNA(80%+),P-GP(++),GSTπ(-),TOPOⅡ(Ⅲ级)。于反麦氏点处穿刺抽出约50 ml淡黄色腹水,腹水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提示为渗出液,送检病理示“找到少许腺癌细胞”。患者诊断明确:青年性胃窦腺癌伴腹腔转移、幽门梗阻、急性胃潴留。予以进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洗胃处理,同时给予充足的静脉营养。患者腹水中找到腺癌细胞,失去手术机会,行肿瘤药物疗效检验报告示:奥沙利铂针对患者疗效好,紫杉醇及氟尿嘧啶对患者疗效一般,卡陪他滨、顺铂对该患者疗效差。根据药物敏感选择化疗方案(紫杉醇200 mg静脉滴注1 d,奥沙利铂、静脉滴注2 d,氟尿嘧啶30ml第2~6天静脉滴注,同时予以护胃、止吐、保肝、调节免疫等辅助治疗,同时注意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患者经1个周期化疗后,症状缓解,肿瘤得到控制。未再来院进一步治疗,后电话回访,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生存至今。

    2讨论

    2.1胃癌的概况:胃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对数线性递增,显示胃癌发病时一个积累过程。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最多见于胃窦,其次为胃小弯及贲门,最后胃大弯及胃前壁,绝大多数为腺癌。最主要的扩散方式为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可达10%,进展期则可达70%左右[1]。其次是直接蔓延,血道转移多发生在晚期,肿瘤侵及胃浆膜后,癌细胞可脱落种植于盆腔及腹腔,引起广泛性腹膜转移,并可出现腹水。

    2.2胃癌的诊断:①胃镜:优点是范围大,图像直观,可行活组织病理检查。为避免漏诊,不要集中于一点取材或取材过少,应在病灶周围钳取4~6块活组织送检。缺点是操作实施中患者痛苦较大;②消化道钡餐造影:优点是对胃的形态、黏膜变化、蠕动情况及排空时间的动态观察确立诊断,痛苦较少。不足是不能取活检组织学检查,且不如胃镜直观,对胃癌早期的诊断较为困难;③CT:可显示胃癌累及胃壁向腔内外生长的范围、与邻近器官的解剖关系以及周围脏器的浸润情况,还可判定胃癌是否有肝胆胰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状况[2];④超声内镜:不仅能辨别胃癌的浸润深度,还能发现胃周围淋巴结转移,不足是价格昂贵。2.3胃癌的治疗:目前治疗方法最有效的是外科手术切除,合理的现代胃癌外科治疗的总原则是“缩小手术与扩大切除并存,提高生存与保存良好生活质量并存”。胃癌对化疗具有低至中度的敏感性,对放射线敏感性较低。

    目前,免疫治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①本例患者,男,22岁,属胃癌低发年龄(胃癌在20~25岁的发病率为男性0.42/10万[3]),入院即引起医生组的高度重视。②诊断:首先选择行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病灶、幽门处梗阻及胃内大量潴留,多点取4块足量活组织,病理明确为胃窦浸润性腺癌。后选择腹部CT检查,未发现邻近脏器的转移,却发现了腹水,行穿刺活检后证实有腺癌细胞。③治疗:患者出现腹腔转移属于进展期胃癌低龄组,淋巴结完全清扫难度大;同时幽门梗阻引起胃肠道黏膜水肿,对术后恢复影响较大,若选择股息切除,吻合口瘘发生的风险大。总体而言,手术治疗代价大,效果差。结合患者的病例特点及经济情况,放弃手术治疗。首先给予进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洗胃已减轻胃潴留、患者幽门梗阻引起的呕吐,同时辅以静脉营养支持,避免电解质紊乱。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选择进一步治疗方案,本例患者选择行敏感方案化疗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治疗方法。胃癌对放射治疗效果较差,遂不考虑放射治疗。当然,化疗后的免疫调节作用也不可忽略。④人文关怀:考虑到患者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整体诊疗过程中,在高度重视患者病理病机变化的同时,尤其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让其了解此病的可治性,提高患者对诊疗过程和治疗效果的信心,从心理层面提高治疗效果。

    3参考文献

    [1]万德森.临床肿瘤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0-112.

    [2]韩积义,崔自介.腹部外科诊断和鉴别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0-98.

    [3]赫希山,王士杰,李勇.胃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2.

    ↑上一篇:直肠巨大异物1例报告
    ↓下一篇: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