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支原体肠炎一例

    发表时间:2014-07-11  浏览次数:1023次

      患者女,32岁,腹泻3周。患者3周来无明显诱因腹泻,排黏液脓血便次数由每日2~3次渐增至每日7~8次,伴上腹阵发隐痛,体温由37,5℃渐升至39C,夜间可降至正常,伴盗汗。外院胃镜检查示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球部炎。外院第1次肠镜检查示慢性结肠炎,第2次肠镜检查示盲肠、升结肠、直肠黏膜溃疡伴弥漫性充血、水肿(图D,病理检查示盲肠、升结肠、直肠黏膜组织慢性炎(活动期)。人院行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实验室检查示血WBC9.13×109/L,中性粒细胞0.83,RBC 3.16×109/L,Hb91g/L,超敏CRP>5mg/L,CRP 117.4mg/L,ESR70mm/1h;粪WBC和潜血均阳性;尿WBC89.4个/ul,细菌68609个/ul。人院后予美沙拉嗪、头孢替安、奥硝唑及抑酸、对症治疗,疗效不佳,加之肠镜示溃疡间黏膜无明显充血,考虑肠道特殊感染可能。查肺炎支原体IgM和肺炎支原体抗体IgG皆(+)。粪细菌培养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免疫功能检查:C30,58g/I',CD419%,CD850.8%,CD4/CD80.37。患者无其他器官支原体感染症状,考虑为支原体肠炎。加用阿奇霉素,2d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粪便中无黏液脓血,无腹痛。复查ESR正常。患者出院后半个月复查肠镜示正常。

    讨论 本病例诊断为支原体肠炎的依据为:①有黏液脓血便,伴高热;②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粪便镜检WBC阳性,潜血阳性,CRP和ESR明显升高,提示存在急性肠道感染,肠镜检查溃疡间黏膜无明显充血,肺炎支原体IgM(+),肺炎支原体抗体IgG(+),提示存在支原体感染;③抗菌治疗无效,加用抗支原体药物阿奇霉素后症状明显改善,复查肠镜正常。支原体肠炎应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克罗恩病、肠结核、溃疡型原发性肠淋巴瘤、细菌性肠炎、混合痔感染鉴别。支原体肠炎肠镜表现较难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鉴别,但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使用抗菌及黏膜保护药物可好转。克罗恩病一般无肉眼脓血,可形成腹部包块,还可出现肠外表现,如口腔黏膜溃疡、葡萄膜炎等,肠镜可见肠黏膜病变呈节段性分布,溃疡多为纵行裂隙溃疡,甚至深达肌层,活组织检查有时可在黏膜固有层发现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或大量淋巴细胞聚集。肠结核粪便一般不含脓血,可有肺部结核的表现,肠镜活组织检查为干酪样肉芽肿。溃疡型原发性肠淋巴瘤肠镜可见溃疡呈弥漫性,不规则,边缘堤样隆起,呈火山口状,活组织检查可确诊。细菌性肠炎起病急,常有不洁饮食史,粪便细菌培养可检出致病菌。混合痔感染患者有肛周红肿疼痛,排便时疼痛加重,便血形式常为便后滴血或鲜血附着于粪便,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收稿日期:2011.11.12)(本文编辑:陆祎)

    ↑上一篇: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与Barrett食管发生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整合素靶向光动力学疗法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