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淘汰原因分析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1-07-28  浏览次数:503次

      作者:陈宝葵,刘志泉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中心血站,广东 佛山

      【摘要】目的:通过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淘汰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探讨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献血者淘汰率,充分利用血源资源。方法:对顺德区中心血站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参加机采成分献血者体检合格后,进行机采前初筛检测淘汰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顺德区中心血站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机采血源初筛总淘汰率为22.65%,淘汰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乳糜血、ALT偏高、 PLT偏低 、Hb和(或)Hct偏低、WBC偏高。结论:重度乳糜血、转氨酶偏高是淘汰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宣传教育,降低机采血源淘汰率。

      【关键词】 机采献血者,初筛,乳糜血,肝功能,血细胞

      随着现代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采血小板以其纯度高、体积小、效果好、输血不良反应少及经血传播疾病发生低而越来越受临床的欢迎。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成为满足临床用血、保证血液安全的重要环节。顺德区中心血站从2001年起实现了全部临床用血小板来自无偿献血者,机采工作已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为探索更科学、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初筛淘汰原因,最大限度利用机采献血者资源,以满足临床需求。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顺德区中心血站 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至少有过一次以上献血合格的无偿献血者参加机采成分献血者体检合格后,进行机采前初筛检测[1,2]。

      1.2 方法 Sysmex KX21N血细胞计数仪测定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单采前血细胞常规计数。使用 ECOMF6124 快速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上海科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试剂盒(液体)使用说明书筛查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转氨酶,结果≥40U/L 为阳性。使用英入新创公司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全血诊断试剂盒,采用胶体金法快速鉴定样本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使用北京京立LDZ41.2离心机,3100r/min离心10min全血标本目测乳糜血情况。

      2 结 果

      共选择2724人次献血者参加了机采血小板前初筛检测,其中初筛合格并成功采集血小板的献血者共2017人次,不合格的617人次,占总 22.65%。初筛淘汰原因见表1。 表1 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初筛淘汰原因分析

      3 讨 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分析,至少捐献过一次全血的无偿献血者参加机采成分献血者血液初筛的淘汰原因,第一位是重度乳糜血,第二位是转氨酶偏高,这两项之和达到 77.79%,提示重度乳糜血、转氨酶偏高是淘汰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血浆是澄清的淡黄色液体。顺德地处富裕的珠三角地区,总体人群血脂偏高,饮食架构不合理,献血前若吃过多高脂、高热量食物,会影响血脂水平,暂时出现“脂肪血”。血浆中含有大量脂类物质,呈现浑浊的乳糜状,其中的脂蛋白对于受血者而言,是一种异体蛋白质,输入后受血者机体会发生免疫反应,出现过敏、高热等不良输血反应,出于输血安全的考虑,出现重度乳糜血是不能献血的。国内外对ALT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其中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ALT水平与酒类摄取、体重指数、运动、疲劳及药物服用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3]。

      为减少因乳糜血和ALT偏高造成献血者到站而未能成功捐献机采血小板,我们通过有针对性地对献血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让他们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血液质量,导致其机采血小板前初筛淘汰。教育献血者献血前注意休息,尽量不喝酒,避免疲劳,献血前一两天不吃或尽量少吃各种油腻的食品,同时在动员招募时有针对性的询问近期身体状况,是否不适及服用药物,尤其是否服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4]等;详细询问夜间睡眠情况包括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进餐情况包括数量及是否油腻,针对食物油腻不能仅问献血者食用的是否油腻,要详细问清楚具体进食什么主食、什么副食,因为小小的疏忽就会造成乳糜血、ALT偏高等不合格的情况。

      在积极做好机采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的同时, 机采血小板前的体格检查和初筛检测不仅有效地减少血液报废比率,降低机采血小板成本,保障献血者安全和血小板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也为提高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GB 184692001. 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GB 184672001.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3]葛红卫,王鸿捷,沈莉,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血液报废原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1):2728.

      [4]代月娥, 穆士杰, 夏爱军.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因素[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 (15): 62.

    ↑上一篇: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减低
    ↓下一篇:连续性血液净化对SIRS/sepsis合并ARF患者血清PCT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