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以骨髓坏死伴血小板减少为首发征象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发表时间:2010-03-03  浏览次数:584次

    作者:郭笑如,傅吉春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龙岩 364000 【关键词】  骨髓坏死; 血小板减少;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7岁,以“胸痛1 d,加剧3 h”为主诉入脘。查体:体温36.8℃,脉搏99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6/102 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查血白细胞1.53×109/L,中性中幼粒细胞0.04,晚幼粒细胞0.12,杆状核0.08,分叶核0.32,淋巴细胞0.36,单核细胞0.08;血红蛋117 g/L,血小板33×109/L;生化全套碱性磷酸酶2691 u/L,谷丙转氨酶266 u/L,谷草转氨酶701 u/L,肌酸激酶2 209 u/L,α羟丁酸1565 u/L,乳酸脱氧酶2397干部u/L。骨髓象示:骨髓有核细胞形态模糊不清,经两次骨穿及反复染色仍如此。有核细胞胞浆模糊,外形不整,胞核溶解成蓝紫色云雾状。在坏死的细胞之间可见粉红色不定性物质,偶见形态尚好的有核细胞多为中、晚幼红和中性杆状核及分叶核。诊断为骨髓坏死的形态学改变。骨髓穿刺活检:镜下见骨小粱,骨髓增生极活跃伴坏死,脂肪基本消失,仅见少数几个巨核细胞,巨系明显减少,见大量裸核、浆极少,圆形小细胞,考虑淋巴细胞,部分区见明显坏死,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待除。腹部B超、全胸片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入院后经激素、抗感染、支持、升白细胞及血小板,纠正贫血等处理后,多次复查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善,要求办理出院转上级医院,该院行多次骨穿均示:骨髓坏死,而后行胸骨穿刺,涂片报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加幼稚淋巴细胞占45%)。要求转回我院治疗,采用改良COD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地塞米松)方案化疗,同时给予保肝泊疗,复查白细胞2.26×109/L,血红蛋白76 g/L,血小板95×109/L,谷丙转氨酶75 u/L,谷草转氨酶77 u/L,患者因经济原因,要求出院。

        2  讨    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有典型临床表现如贫血、出血、感染、肝脾以及淋巴结肿大等,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以骨骼坏死为首发表现者更为罕见。发生坏死的主要原因是髓内小血管栓塞。—般先引起骨髓梗死,致使局部组织缺氧,进而引起坏死。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白血病浸润、转移性的肿瘤栓子或肿瘤压迫,均可引起血管栓塞,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继而导致坏死。本病例应引起临床医师及检验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免误诊。

     

    ↑上一篇:复方鬼辣椒根液的长期毒性实验
    ↓下一篇: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