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09-06-26  浏览次数:930次

    作者:彭昳,秦 晶,马筱慧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护理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是急性白血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上出血倾向重,诱导缓解阶段若采取化疗可加重出血倾向,故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早期死亡率极高。近年来,随着维甲酸及砷制剂的应用,APL患者早期死亡率显著下降、长期生存率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临床上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的几率逐渐增高。我科自1996年~2006年间共收治APL患者402例,其中14例发生CNSL,占348%。总结APL发生CNSL的规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96年3月~2006年3月我科共收治APL患者402例,其中合并CNSL的患者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10例为治疗15个月以上发现,治疗5个月后发现的1例,1例为初诊后1.3个月发现,2例为初诊时发现。以上所有患者均符合APL合并CNSL的诊断标准[1]。  1.2  结果:通过以上治疗护理措施,14例患者中其中1例在CNSL已好转后一年死于DIC,8例患者CNSL已好转,现仍继续治原发病,5例患者病情缓解后出院,现已失访。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发病率低,且多发生在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期间,患者经过长时间治疗与花销后一旦得知,产生忧虑、抑郁、恐惧的心理,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这种负性情绪会导致治疗不积极,甚至不配合。因此,从护理的角度应提早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介绍治疗成功病例,指导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及时把治疗好转迹象反馈给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增加其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同时,护士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情感,解除抑郁心理,可提高免疫机能[2]。  2.2  头晕、头痛的护理:保持病室内清洁、安静,阳光充足时可用窗纱遮挡,限制探视,陪护人员动作轻柔,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可播放一些舒缓、流畅的轻音乐来缓解患者因头晕、头痛所带来的焦虑情绪,有研究表明,聆听音乐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3、4]。  2.3  外周血管的保护:患者要面对各种刺激性极强的化学药物的治疗,如化疗药、甘露醇等。外周细小血管很难承受这种高渗、高浓度的药物刺激。因此,有选择的采取大血管,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取中心静脉置管可有效的防止静脉炎的发生,确保治疗输液的完成。  2.4  饮食的护理:由于CNSL患者颅内压升高,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而影响进食。故从饮食上应采取清淡、高营养、高蛋白、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发生呛咳、肺炎等并发症。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必要时行静脉高营养或鼻饲。  2.5  鞘内注射化疗的护理: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是治疗CNSL常用的治疗手段。此种操作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术前向患者介绍整个操作过程,指导并示范术中配合体位。嘱其术前排空膀胱内尿液,术后去枕平卧6~8h,协助患者饮水、饮食等生活护理,同时注意观察术后有无不良反应,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  2.5.1  头痛、恶心、呕吐的护理:鞘内注射后由于脑脊液流出过多或外渗,造成颅内压降低或注入的化疗药物刺激脑组织,所引发患者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应及时给予必要护理。  2.5.2  穿刺部位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保持穿刺部位清洁,无菌敷料无脱落,并监测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及时治疗处置。  2.6  放疗的护理:向患者介绍有关放疗的知识及并发症,使其明确放疗对治疗该病的意义和目的,从而消除对放疗的恐惧感。并向其讲解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的原因和转归,消除焦虑情绪,给予营养神经类的药物治疗,消除神经毒性反应。

    3  讨论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进展,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呈现出无病生存期逐渐延长、死亡率逐渐下降的趋势,但随之出现的急性白血病的并发症亦逐渐呈上升趋势,其中尤以中枢神经系统为白血病髓外复发的主要部位。许多处于骨髓完全缓解的患者,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接受预防性鞘内注射,故增加了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机会。此外,患者一旦确诊为CNSL后,常不配合治疗,甚至放弃治疗,进一步增加了CNSL的危险性,这些因素成为阻碍APL治愈的重要原因。总结经验,应将重点着眼于早期教育,使患者认识到预防CNSL的重要性、必要性,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同时,建立了患者登记制度,定期回访,并争取患者家属配合,使患者充分感受到社会、家庭的温暖,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多数合并CNSL的APL患者重新达到了无病生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总结经验,争取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11.

      [2] 黄 颖,任 军,潘伯荣.晚期癌症患者100例的心理康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7):1553.

      [3] Brunges M, Avigne G.Music therapy for reducing surgical anxiety [J]. Aorn Journal,2003,78(5):816.

      [4] McCaffrey R, Freeman E.Effect of music on chronic osteoarthritis pain in older people [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3,44(5):517.

    ↑上一篇: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