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发表时间:2010-05-06  浏览次数:567次

      作者:金缙 作者单位:丽水市中心医院 血液科,浙江 丽水 323000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AG方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异常增生性疾病,机制不清,治疗效果差。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07年6月间应用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 14例,其中中危组(中危 I+II)10例,高危组4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38~78岁(中位年龄58岁)。诊断标准按照WHO分型,RAEB-I 5例, RAEB-II 9例。MDS应用国际预后积分系统( IPSS)进行预后危度分组:中危I组4例(均为RAEB-I,1例伴-Y,3例为正常核型);中危II组6例(1例RAEB-I,伴7q-。5例RAEB-II,其中1例伴-Y,4例为正常核型);高危组4例(均为RAEB-II,1例伴-7,5q-,1例7q-,2例为复杂核型异常)。治疗前外周血细胞计数,9例全血细胞减少,5例两系减少。白细胞计数(0.8~6.6)×109/L,血红蛋白(51~112)g/L,血小板计数(12~156)×109/L。

      1.2 治疗方法 14例患者均接受CAG化疗方案,具体如下:阿克拉霉素(ACR)10~14 mg·m-2·d-1,于第1~4天,或6 mg·m-2·d-1,第1~8天,静滴;阿糖胞苷(Ara-C)10 mg·m-2, 于第1~14天皮下注射,每12 h 1次;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μg·m- 2·d-1,于第1~14天皮下注射,首次于化疗前12 h使用。当白细胞计数高于20×109/L时暂停G-CSF。完成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治疗失败患者则退出观察,有效者继续接受1个疗程治疗。

      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当体温≥38.5 ℃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包括血培养及分泌物培养,及时应用抗生素。同时加强支持治疗,血红蛋白(Hb)≤60 g/L时予以红细胞悬液,血小板(Plt)≤10×109/L或有出血表现时予以血小板悬液。当血常规恢复或停止化疗2周复查骨髓(平均时间为化疗结束后16.7 d)。

      1.3 疗效判断 MDS 疗效判断依据国际工作组( IWG) 2006 年MDS 疗效修订标准[1]。

      1.4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CAG化疗方案,临床有效11例(占78.6 %),其中完全缓解(CR)6例(占42.9 %),部分缓解(PR)5例(占35.7 %)。粒细胞最低中位数0.21×109 /L[(0~1.2)×109 / L],血小板最低中位数11×109/L[(2~22)×109 /L],多出现在治疗后5~10 d。

      化疗期间出现消化道反应轻微,发生恶心3例,胃纳减退2例,未见呕吐现象。 除1例谷丙转氨酶(ALT)在化疗后轻度升高外,其余患者未发现肝功能的损害。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心、肾功能的损害。治疗期间输红细胞平均为5.2 U/人,每次为2~3个单位红细胞。 血小板25 U/人,每次血小板10个单位。有6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或骨髓抑制期出现发热,持续时间平均为7 d(2~13 d)。2例出现咳嗽症状,其中1例痰培养白色念珠菌,1例痰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为肛周感染,3例无明确感染灶及病原菌感染,但经抗生素治疗后所有患者体温均正常。

      2 讨论

      中、高危MDS迄今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案[2]。本研究中的MDS属IPSS中、高危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差,易于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而 MDS患者往往年龄偏大,化疗耐受性差,其中不少患者常难接受强烈化疗,目前虽有各种探索性治疗方案的报道,但其疗效尚不确定[3]。G-CSF可通过促使G0期恶性克隆细胞进入G1期,增加暴露于化疗药物下的时间,促进Ara-C和ACR对恶性克隆细胞促凋亡作用,杀灭恶性细胞克隆;ACR在杀灭恶性细胞克隆时基本不受多药耐药(MDR)的影响且对心脏毒性作用较轻。低剂量的Ara-C、ACR和G-CSF有诱导恶性细胞分化的作用。自Yamada等于1995年首次报道用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获得83%的CR率以来,CAG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复发、难治、低增生及老年AML等的治疗。由于MDS和AML的相关性,中、高危MDS 增多的原始细胞为恶性克隆细胞,一般向髓性白血病转化,故CAG方案可能同样适用于中、高危MDS。已有研究表明,CAG方案能有效治疗中、高危MDS[4]。我们用CAG方案治疗14例中、高危MDS患者,CR率达42.9%,总有效率达78.6%,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化疗期间患者大部分出现了骨髓抑制,非血液学毒性较低,患者可以耐受。

      【参考文献】

      [1] Cheson BD,Greenberg PL,Bennett JM,et al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posal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Working Group (IWG) response criteria in myelodysplasia[J].Blood,2006,108(2):419-425.

      [2] JS Fukumoto,PL Greenberg.Management of patientswith higher risk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J].Crit RevOncol Hematol,2005,56(2):179-192.

      [4] Anderson JE , Kopecky KJ , Willman CL,et al.Outcomeafter induction chemotherapy for older patients with acutemyeloid leukemia is not improved with mitoxantrone andetoposid compared to cytarabine and daunorubicin:a Southwest Oncology Groupstudy [J] . Blood,2002,100(12):3836-3876.

      [5] 王世宏,徐泽锋,杨栋林,等.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7,20(3) :131-133.

    ↑上一篇: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上清液抑制成骨细胞早期分化
    ↓下一篇: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