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3种漱口液在白血病患者口腔炎防治中的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0-05-25  浏览次数:588次

      作者:梁仁瑞,周 萍,吴 丽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广东湛江 524001

      【摘要】 目的 观察3种漱口液在白血病患者口腔炎防治中的效果。方法 将272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A(92例)、B(90例)、C(90例) 3组,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后,加用不同的漱口液含漱,其中A组用益口漱口液,B组用硼酸,C组用双氧水稀释液,观察3组口腔炎的发生率、口腔炎愈合所需的时间及漱口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结果 A组口腔炎发生率为6.5%(6/92),B、C组则分别为33.3%(30/90)和25.6%(23/90),A组的口腔炎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两组(P<0.01);A、B、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53.3%、46.7%,以A组的总有效率最高(P<0.01);A组口腔炎愈合所需时间最短为(4.9±3.2)d;A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5.4%(5/92例),B组为66.7%(60/90例),C组为86.7%(78/90例),以A组的发生率最低(P<0.01)。结论 益口漱口液含漱可有效预防白血病患者口腔炎的发生及治疗口腔炎症;且气味清新,使用过程中不引起恶心、呕吐,患者舒适;同时省却配制的麻烦,患者乐于接受,从而提高了患者漱口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益口漱口液;硼酸漱口液;双氧水;白血病;口腔炎;预防

      由于机体的多种原因,白血病患者在病情的发展和治疗中易发生感染,尤其是口腔感染,感染轻者会增加痛苦,重者不仅影响进食,甚至导致败血症,危及生命。因此,防治口腔炎是白血病治疗及护理的常规重要措施。为有效治疗和预防白血病患者的口腔炎,解除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我科自2003年始采用益口漱口液防治白血病患者口腔炎92例次,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白血病患者270例,经临床、血液、骨髓检查确诊,符合白血病诊断标准[1],并接受联合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益口组(A组)、硼酸组(B组)和双氧水组(C组),3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化疗方案、病情相仿,具有可比性,具体情况见表1。表1 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口腔护理的方法 3组患者于化疗第1天开始每天均按要求执行口腔护理计划,用棉枝蘸生理盐水清理齿缝和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和血迹等,早晚各1次。每次进餐后及睡前,先用冷开水漱口,然后A、B、C组分别用益口漱口液、硼酸、双氧水稀释液含漱,量为10~20mL,含漱5~10min。指导患者含漱时注意反复冲洗,直至骨髓抑制期结束。

      1.2.2 观察指标 化疗后第3~21天每天观察口腔粘膜的变化情况,并倾听患者的主诉。

      1.3 口腔炎的诊断标准[2]

      分为Ⅰ~Ⅳ度,Ⅰ度:口腔黏膜出现红斑、疼痛;Ⅱ度:口腔黏膜出现红斑、溃疡,但患者能进食;Ⅲ度:出现溃疡,患者能进流质饮食;Ⅳ度:出现溃疡,患者不能进食。

      1.4 疗效标准[3]

      显效:1周内溃疡灶消失,无口腔疼痛;有效:1周内溃疡面缩小,疼痛缓解;无效:1周内溃疡灶无缩小,甚至出现新的溃疡或面积有所增大,疼痛无好转。

      1.5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秩和、χ2及t检验。

      2 结果

      2.1 三组口腔炎发生率比较

      A组口腔炎发生率为6.5%(6/92),B、C组则分别为33.3%(30/90)和25.6%(23/90)。A组的口腔炎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两组(P<0.01),B、C两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见Ⅳ度口腔炎,具体见表2。表2 三组口腔炎发生情况比较 *vs**、***,P<0.01;**vs***P>0.05。

      2.3 3组疗效比较表3 三组治疗结果比较 3组疗效比较(秩和检验),A vs B、C,P<0.01;B vs C,P>0.05;3组总有效率比较(χ2检验),* vs **、***,P<0.01;** vs *** P>0.05。

      2.4 口腔炎愈合时间及使用过程中不适感的比较

      患者口腔炎愈合所需的时间:A组最短2d,最长9d,平均为(4.9±3.2)d;B组最短3d,最长21d,平均为(8.6±5.7)d;C组最短5d,最长21d,平均为(9.5±6.4)d,A组口腔炎愈合所需时间最短(P<0.01)。使用过程中A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5.4%(5/92例),B组为66.7%(60/90例),C组为86.7%(78/90例),以A组的发生率为最低(P<0.01),B、C两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口腔炎是白血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炎的发生率可高达66%,即使在层流病房,也有19.2%的患者发生口腔炎[4],且症状普遍顽固,严重者不能进食,既给患者带来痛苦,又增加治疗的难度;常规早晚各1次的口腔护理难以满足白血病患者的口腔黏膜变化的需求。因此,每次用餐后用温开水冲洗掉食物残渣,保证口腔干净,使漱口液充分与口腔黏膜接触;而且含漱方法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同时,由于口中液体不断的循环流动、振动、冲击,使寄居或附着于口腔黏膜、舌、齿缝中的微生物脱落而随着漱口液清除于口腔外[5],若同时让患者用舌在齿、颊、腭各面搅动,更起到了协同作用,清除了口臭[6]。

      本研究通过3种漱口液对比观察发现:硼酸液和双氧水对减轻口腔溃疡有一定的作用,但益口漱口液在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方面明显优于硼酸液和双氧水(P<0.01)。硼酸液主要成分是硼砂、碳酸氢钠,对损伤皮肤、黏膜和伤口处的细菌、真菌有弱的抑菌作用,刺激性小,但不易穿透皮肤,防腐作用不强,吸收后排泄缓慢,反复应用可产生蓄积中毒[3]。双氧水为强氧化剂,具有消毒、防腐、除臭及清洁作用[7],但双氧水遇光、空气和有机物可释出氧离子发生还原反应,致含漱过程中在口腔内产生大量泡沫,患者出现恶心不适、呕吐。益口漱口液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甘草甜素、三氯新(DP300)、甘油、维他命E等,具有强效、无毒的特点,不产生耐药性,能抑制和杀灭口腔致病菌,杀灭口腔变异链球菌,抑制病菌的生长,杀灭病毒,保护口腔正常菌群,清新口腔,去除口腔异味。在患者化疗当天就开始用益口漱口液含漱,进行预防性口腔护理,这样可杀灭和抑制口腔致病菌,降低口腔细菌数量,有效地保护了口腔黏膜,防止口腔通道的开放。从患者对漱口液的口感和耐受情况看,本文结果显示益口漱口液优于硼酸液和双氧水,不易引起恶心、呕吐,在消化道反应严重的情况下A组患者都能坚持漱口,A组有94.6发%的患者未发生口腔溃疡。

      硼酸液和双氧水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但抗菌作用弱,且需现配现用,同时在患者耐受性差,在消化道反应较重时,不能坚持漱口,这也可能是造成3组病例口腔溃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重要原因。益口漱口液省去配置的麻烦,而且不受环境和气温的影响,口感好,患者易于接受;使用过程中不增加恶心呕吐,患者能坚持含漱,从而提高了漱口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S]. 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84194.

      [2] 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0.

      [3] 李娇娥,易滨,傅春华,等.强氧化离子水含漱治疗口腔溃疡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2000,35(3):162163.

      [4] 刘小娅.白血病患者口腔感染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00,15(10):728729.

      [5] 刘大维.口腔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100101.

      [6] 赵佛容,朱丹,朱晓玲.3种清洁口腔方法效果的临床观察[J]. 山西护理杂志, 1998, 12(4):155.

      [7]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0.

    ↑上一篇:布鲁杆菌病患者血清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下一篇: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