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46例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发表时间:2010-06-02  浏览次数:588次

      作者:张斌 蔡艳霞 张有成 佟长青 张淑珍 房胜春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免疫表型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用23种单克隆抗体(CD),用流式细胞仪对46例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测定。结果:各型白血病主要表达本系列特异抗原,BALL可见表达髓系抗原,髓系也可见表达淋系抗原,M3较少表达CD34和HLADR;2例混合型白血病(HAL)表达CD+34,CD+13,CD+33,CD+19,CD+10,CD+20,CD+38。1例M0患者。结论:白血病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FAB与免疫分型同时结合可互相补充,提高诊断率。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有准确诊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白血病;免疫表型分型;免疫球蛋白Fab碎片

      各类白血病,尤其是分化较差的原始细胞白血病,单纯的形态学诊断已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白血病细胞的表面标志,能较客观地反映细胞的来源及分化发育阶段,较准确地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本文对46例白血病的免疫表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均经形态学和组织化学确诊。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6~68岁。按FAB分型,ALL 8例,M2a18例,M3 5例,M5 4例,M1 1例,M4 2例,M0 1例,M6 1例,混合白血病2例,分类不明1例,CLL,3例。

      1.2 试剂及仪器

      1.2.1 单克隆抗体(CD)的选择 识别B淋巴细胞的有:CD19,CD20,CD22,CD10,CD25,CD79a;识别T淋巴细胞的有:CD3,CD5,CD7,CD4,CD8;识别NK淋巴细胞的有:CD16+56;识别髓系细胞的有:CD13,CD33,CD14,CD64,MPO,CD61;识别有核红细胞的有:GLYA;非系列特异性的有:CD34,CD38,HLADR,TdT。由美国BD公司生产。

      1.2.2 仪器 FACSCalibur FCM流式细胞仪。

      1.3 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初诊,取肝素抗凝骨髓,用三色荧光抗体进行单克隆抗体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标志。淋系标志≥30%为阳性,髓系标志≥20%为阳性。

      2 结果

      46例白血病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者8例,其中临床形态学分型诊断(ALLL2)8例,而结合白细胞免疫表型分析诊断(BPre ALL)2例,(PreB A LL)[1]1例,(BALL)5例且有1例异常表达CD1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临床形态学分型诊断),结合白细胞免疫表型分析诊断2例慢淋,1例幼淋。急 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35例,其中临床形态学分型诊断与结合白细胞免疫表型分析诊断不相符合的有7例,异常表达CD7的有4例,还有临床形态学分型不能诊断的1例(见表1)。表1 46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形态学及结合免疫学分型结果

      3 讨论

      FAB分型标准主要是以形态学为基础,由于白血病细胞的异质性,难免给临床鉴别ALL和AML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免疫学分型是基于细胞表面固有的标志,既客观又有很好的重复性。尤其在FAB难以分类的病例免疫分型具有更大的鉴别意义[2],而且AMLM0及双表型白血病是唯一只有通过免疫表型分析才能确诊的一个亚型[3]。

      本组8例ALL中BALL占5/8。髓系急性白血病均共同表达CD13和CD33,但各亚型间的免疫表型无明显区别。CD14阳性有助于M4和M5的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其诊断;和文献结果一样[4],M3的特征免疫表型是CD+13CD+33,较少表达HLADR和CD34,这表明了M3的白血病细胞起源于分化相对较成熟的祖细胞与邵剑锋等[5]报道一致。本组部分BALL和AML表达其他系列的标志,说明了白血病是高度异质性,非专一性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有作者认为淋、髓系抗原的共性是早期造血分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恶性转化过程中保留了早期造血细胞的标志特征[6]。

      双表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表面抗原的积分[7]。对于本组的2例双表型白血病,免疫表型:1例:CD13/CD33/ CD38/HLADR/ CD19/CD20/CD10;1例CD7/CD10/CD25/CD38 CD79a/CD13/CD33;以上符合Gale提出的杂合型白血病的诊断标准[8]。作者认为,对形态、组化不典型的急性白血病不能轻易作出诊断及化疗方案,应该同时进行白细胞免疫表型分析诊断,方可给出较为准确诊断。

      对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诊断应该同时结合临床形态学分型和白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因为CLL(CD+5CD-22)PLL(CD5-CD+22)区别比较明显[9]。

      【参考文献】

      1 庄红丽.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与临床意义[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6,19(3):201

      2 唐西怀.100例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J].临床检验,2008,19(1):117

      3 肖志坚,郝玉书.免疫表型分析与急性白血病诊断[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7,18(1):5355

      4 汤美华,陈 璋,钱林生,等.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别40例FAB标准难以分类的急性白血病[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1,12(1):6

      5 邵剑锋,陈珊珊,傅家瑜,等.白血病免疫分型分析[J].白血病杂志,1997,12(4):250

      6 Bender JG,Unverzagt KL,Walker DE,et al.Indent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CD+34 cells and their subpopulation from normal peripheral blood and bone marrow using FCM[J].Blood,1991,77:2591

      7 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07210

      8 Gale PR.BenBassat I Hybrid acute leukaemia[J].Br J Haematol,1987,65:261

      9 王淑娟主编.流式细胞术的原理与临床应用[M]. 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60361

    ↑上一篇: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血管形成体系的建立
    ↓下一篇:乙肝患者血浆MBL水平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