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输血相关传染病流行状况的调查

    发表时间:2010-06-08  浏览次数:554次

      作者:李延年,周梅亭,王海燕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山东 青岛 266003)

      [摘要]目的 探讨3种不同群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症病毒(HIV)及梅毒感染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分别对青岛地区19 326例无偿献血者、10 368例输血前病人和468例性服务者的血清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 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17%、0.42%、0.01%、0.30%;输血前病人4项检测指标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8.14%、2.10%、0.04%、0.99%;性服务者为8.55%、0.65%、0.44%、10.53%。性服务者与输血病人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偿献血者( χ2 =32.887、7.544,P <0.01);输血前病人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偿献血者( χ2 =18.749,P <0.01);性服务者梅毒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输血前病人和无偿献血者,同时输血前病人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无偿献血者( χ2 =10.573~16.561,P <0.01)。结论 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前病人、性服务者存在不同程度的HBV、HCV、HIV及梅毒感染,应引起社会和医疗卫生单位的关注。

      [关键词] 输血;传染病;流行病学

      AN INVESTIGATION OF TRANSFUSION-RELATED TRANSMISSIBLE DISEASES

      LI YAN-NIAN, ZHOU MEI-TING, WANG HAI-YAN

      (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2660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HBsAg, HCV, HIV , and syphilis in three different crowds. MethodsSerum HBsAg, anti-HCV, anti-HIV and syphilis antibody were measured by ELISA in 10 368 pre-transfusion patients, 19 326 volunteer blood donors, and 468 sex workers. ResultsThe positive rates of HBsAg, anti-HCV, anti-HIV and syphilis antibody were 8.14%, 2.10%, 0.04% and 0.91% in pre-transfusion patients; 2.17%, 0.42%, 0.01% and 0.30% in blood do-nors; 8.55%, 0.65%, 0.44% and 10.53% in sex worker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marked difference in the three crowds in terms of HBsAg, HCV and syphilis ( χ2=7.544-32.887, P <0.01). ConclusionA various extent of infection of HBV, HCV, HIV and syphilis exist in the three crowds surveyed, which must cause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and medical and hearth care departments.

      [KEY WORDS] blood transfusion; communicable disease; epidemiology

      输血作为临床不可替代的辅助医疗措施,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无法避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最为严重的就是那些慢性的、严重的输血相关传染病[1,2],如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目前,由输血引起输血性传染病的报道逐渐增多,特别是人免疫缺陷症病毒(HIV)的感染,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也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3]。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HIV和梅毒的感染并非只有通过输血引起,其他很多途径均可以引起,如吸毒、性乱、饮食及母婴垂直传播等,因此了解正常人群、输血病人和性服务者不同群体HBV、HCV、HIV和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青岛地区不同群体的HBV、HCV、HIV和梅毒流行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3年青岛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包括学生、工人、军人、医务工作者、机关人员、街头随机无偿献血者)19 326例,男10 020例,女9 306例,年龄 18~ 56岁,平均30岁;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各科输血前病人10 368例,男6 067例,女4 301例,年龄15~72岁,平均48岁;青岛市性病研究中心接诊的性服务者456例,均为女性,年龄18~34岁,平均22岁。

      1.2 试剂和仪器 HBsAg、抗-HCV、抗-HIV 1+2和梅毒的初检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有限公司提供,复检试剂盒由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酶标仪Multiskan- MK3,美国ORTHO公司生产; 洗板机 Labdragons,美国生产。

      1.3 方法

      1.3.1标本采集 献血者标本由青岛中心血站提供,为肘静脉血;输血前病人及性服务者均由静脉采血3 mL,以129 mmol/L枸橼酸钠9∶1抗凝,4 ℃,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置-20 ℃冻存待测。

      1.3.2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 均采用ELISA法,操作过程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初、复检HIV阳性者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采用蛋白印迹法最后确认。

      2 结果

      性服务者与输血前病人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偿献血者( χ2 =32.887、7.544,P <0.01),而性服务者与输血前病人间差异无显著性( χ2 =0.901, P > 0.05);输血前病人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偿献血者( χ2 =18.749,P <0.01),而性服务者与输血前病人及无偿献血者抗-HCV的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χ2 =2.046、2.746,P >0.05);性服务者、无偿献血者及输血前病人三者之间抗-HIV的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 P =0.229、0.068、0.194);性服务者梅毒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输血前病人和无偿献血者,同时输血前病人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无偿献血者( χ2 =10.573、16.561、13.707,P <0.01)。见表1。

      表1 各种不同群体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略)

      3 讨论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病人和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输血的同时也可以传播危害极其严重的感染性疾病[4],尤其是HBV、HCV、HIV感染可导致慢性的严重威胁生命的异常改变[5]。WHO公布的资料显示,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中,通过输血和输血液制品而感染者占5%~10%[6],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中,经临床输血感染者占0.2%。我国的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就是由输血而引 起。本文研究表明,无偿献血者、输血前病人、性服务者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尤以性服务者阳性率最高。由于“窗口期”以及病毒变异、血清转阳不典型和人为差错等原因造成的阳性血液漏检,是引起输血传播性疾病的潜在因素。HBsAg、HCV、HIV及梅毒的感染,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及不同民族间流行特点不同。据统计,青岛市市民HBsAg的阳性率为13.32%,其中15岁以下年龄组较高,占41.03%,这与学生在校生活的密集性直接相关;而成人组HBsAg的阳性率为7.85%,远远高于无偿献血组的2.17%,这与本市血站选择献血员的科学性是密不可分的[7]。德国1985~1991年的一项研究显示,1 450万有偿献血员中HIV的感染率为0.15%,而6 670万志愿献血员中HIV感染率为0.02%[7],从另一方面说明无偿献血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献血工作的管理,以确保临床用血安全。但由于试剂的灵敏度和病毒感染“窗口期”的存在,输血性传播疾病不可能100%避免。BARIN[8]采用核酸分析技术,对1996~1998年法国经血清学检测合格的血液制品调查显示,由于“窗口期”的存在,HBV、HCV和HIV阳性存在的风险分别为1/220 000、1/375 000和1/350 000。PILLONEL等[9]应用核酸分析技术调查法国 1998~ 2000年血清学检测合格的血液制品,HBV、HCV、HIV和HTLV等4种病毒总的残留风险为1/250 000。尽管国内目前尚无该方面的报道,但考虑试剂等各方面的原因,这种风险可能会更高。因此,血站加强采供血的质量管理,严格血液初、复检的质量控制,对于防止输血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讲,输血并非是HBsAg、HCV、HIV及梅毒感染的唯一途径,特别是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广为流行,卖淫嫖娼行为严重,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研究表明,性服务者HBsAg、HCV、HIV及梅毒的感染率较高,特别是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性病引起的开放性损伤使感染其他疾病的危险性增加[10],因此该群体具有多重感染的特点,传播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概率也相应增加。这部分人群由于感染症状具有隐匿性,作为献血者成为输血传染性疾病的隐患,作为受血者又成为日后医疗纠纷的对象。在举证责任倒置的社会大环境下,提供有效证据成 为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因此,医院对输血前病人开展输血前5项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对减少和杜绝医源性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作为医患双方自身保护的一项措施和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另外,通过输血前检测发现潜在的传染源,也有助于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时,加强操作隔离防护,避免本身感染;同时对医疗器械进行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11]。总之,为了保证血液质量,血站在大力推广无偿献血、严格筛选献血者的同时,应增强对献血者献血知识、健康知识的教育。医院作为临床单位对受血者应加强输血前输血标志物的检测,对特殊群体更应提高警惕,这样不仅保护了医院自身,也为病人的安全输血起到了监控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 敏,胡丽华,余忠清,等. 5676例受血者输血前HBV 、抗- HCV、抗- HIV、 RPR检测结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5):300.

      [2] 丁 小柏, 王言利. 输血后丙型肝炎26例临床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99,35(3):130.

      [3] 丁 义福,孙启俊. 输血涉嫌感染艾滋病引发医疗纠纷的处理与防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4):227-229.

      [4] TOBLER L H, TEGTMEIER G, STRAMER S L, et al.Look back on donors who are repeatedly reactive on first-ge- neration hepatitis C virus assay[J]. Transfusion, 2000, 40(1):15.

      [5] El -HAZMI M M. Prevalence of HBV, HCV, HIV-Ⅰ,2 and HTLV-Ⅰ/Ⅱ infections among blood donors in a teaching hos-pital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Saudi Arabia[J]. Saudi Med J, 2004,25(1):26-33.

      [6] WANG B, SCHREIBER G B, GLYNN S A, et al. Prevalence of transfusion-transmissible viral infections in first-time US blood donors by donation site[J]. Transfusion, 2003,43(6):705-712.

      [7] 修 翠珍,姜珍霞,法仆,等. 青岛市民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J].疾病控制杂志,2002,6(4):364-365.

      [8] BARIN F. Viruses and unconventional transmissible agents: update on transmission via blood[J]. Transfus Clin Biol, 2000,7(Suppl 1):5-10.

      [9] PILLONEL J, LAPERCHE S, SAURA C, et al. Trends in residual of transfusion-transmitted viral infections in France between 1992 and 2000[J]. Transfusion, 2002,42(8):966-972.

      [10] 陈 平,叶顺章. 性病门诊病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J].中华皮肤病杂志,2000,10(4):123-126.

      [11] 王 玉丰,刘斌. 输血前和手术前4种血液传染性疾病检测的必要性[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6):42.

      

    ↑上一篇:不同透析液对钙磷代谢的影响
    ↓下一篇: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EL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 检测的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