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脂水平分析

    发表时间:2010-06-24  浏览次数:550次

      作者:刘军 贾蔚 张忠 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肾病诊治中心,江苏省南通 226000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脂水平。方法:无肾病老年患者43例,尿毒症未透析老年患者3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老年患者17例,分别测定血脂和血白蛋白浓度。结果:透析前患者血脂水平(TCH、TG、HDL、LDL、ApoA1、ApoB)与无肾病组有明显差异。透析后组患者血脂水平(TCH、TG、HDL、LDL、ApoA1、ApoB)与无肾病组有明显差异;透析后比透析前TG、TCH、LDL、ApoB有所升高,而HDL、ApoA1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透析后血浆ALB水平与血脂水平TG、TCH、LDL、ApoB呈负相关,与HDL、ApoA1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参与老年尿毒症的基础疾病中,血脂紊乱起到了重要作用,老年尿毒症使血脂紊乱进一步加重,血液透析不能纠正老年尿毒症患者的血脂紊乱,并与血白蛋白降低密切相关。

      关键词 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血脂

      中图分类号 R692

      尿毒症患者血脂紊乱,并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液透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尿毒症患者临床症状,但对血脂紊乱纠正能力各家研究结果不一。老年人血脂紊乱因素较多,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脂改变状况值得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年龄超过65岁尿毒症患者共53例,透析前组共36例,透析后组17例。其中透析前组男30例,女6例;尿毒症病程(血清肌酐超过450μmol/L)均超过3年;平均年龄68.2岁;基础疾病包括慢性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14例,梗阻性肾病2例,原因不明2例。透析后组男13例,女4例;平均年龄70.4岁;透析龄均超过3年,稳定血液透析每周2~3次,均使用普通肝素抗凝。另收集体检老年患者资料为无肾病组,共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69.6岁,肾功能均正常。

      1.2 方法

      研究对象空腹过夜后在清晨6:00-7:00于卧床状态下采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血脂水平:TCH、TG、HDL、LDL、ApoA1、ApoB,同时检测血ALB、Scr。透析前组为入院后第2天清晨,透析组为2次血液透析间期。所有患者均未服用任何降脂药物。均口服降压药物及其它对症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抽取不抗凝静脉血,分离血清后保存待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Scr、血尿素氮(BUN)采用酶学法,药盒购于美国Beckman公司;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采用直接法;载脂蛋白ApoA1、ApoB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药盒购于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以上指标应用日立7170A全白动生化仪检测。

      1.3 统计所有数据均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相关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应用SPSS软件程序运行。

      2 结果

      透析前患者血脂水平(TCH、TG、HDL、LDL、ApoA1、ApoB)与无肾病组有明显差异(P<0.05)。透析后组患者血脂水平(TCH、TG、HDL、LDL、ApoA1、ApoB)与无肾病组有明显差异(P<0.05)。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与透析后血脂水平比较,透析后比透析前TG、TCH、LDL、ApoB有所升高,而HDL、ApoA1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ALB水平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分析应用直线相关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得出透析后血浆ALB水平与血脂水平TG、TCH、LDL、ApoB呈负相关 r(TG)=-03514、 r(TCH)=-03834、 r(LDL)=-03721、 r(ApoB)=-03624 (P<005),与HDL、ApoA1呈显著正相关 r(HDL)=03374、 r(ApoA1)=03457(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分析(略)

      3 讨论

      老年人血脂水平升高并与高血压、尿毒症等疾病密切相关已得到普遍认同。有研究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79.3%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显著升高。而高血压和糖尿病又进一步加重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是促进尿毒症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尿毒症的不断进展又进一步加重了脂代谢的紊乱,脂代谢紊乱直接参与和促进患者的心、脑血管损害,而心、脑血管损害则是导致尿毒症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目前,有学者指出,脂质代谢异常是血透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CCVD)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对血透患者长期生存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而血液透析对血脂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显示老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行血液透析前即存在脂代谢紊乱,透析前患者血脂水平(TCH、TG、HDL、LDL、ApoA1、ApoB)与无肾病组有明显差异(P<0.05)。虽然无肾病组均为老年人,血脂本身已有异常,但和慢性肾病的老年患者相比仍不及其严重,说明慢性肾病是导致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既往在其它年龄组中也观察到类似的情况[2]。老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行血液透析前即存在脂代谢紊乱,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如下几种因素相关:(1)老年尿毒症的各种病因均与血脂紊乱密切相关;(2)尿毒症患者脂蛋白脂酶功能缺陷致使极低密度脂蛋白代谢紊乱,引起血中极低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3)由于肾功能不全致使肝脏血流减少,引起血脂水平升高。

      既往研究显示,血液透析并不能改变血脂紊乱,表现患者脂代谢紊乱进一步发展[3]。本研究表明,老年慢性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开始之后脂代谢紊乱仍有发展,虽然统计学显示血液透析前与血液透析后患者之间脂代谢紊乱数据差异无显著性,但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血脂紊乱进一步恶化进展,表现为TG、LDL-C升高,HDL-C降低, 而且血浆白蛋白水平透析后显著降低与血脂关系呈现显著相关,与国外报道相符[4]。HDL-C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溶血卵磷脂需与白蛋白结合才能被清除,否则将影响HDL-C的合成。事实上,老年血透患者多存在低白蛋白血症,因此临床上易出现HDL-C降低及由低白蛋白而促进肝脏合成ApoB等物质的现象。

      总之,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参与老年尿毒症的基础疾病中,血脂紊乱起到了重要作用,老年尿毒症使血脂紊乱进一步加重。血液透析尚不能纠正老年尿毒症患者的血脂紊乱,并与血白蛋白降低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Muntner P,Coresh J,Smith JC, et al. Plasma lipids and risk of developing renal dysfunctions: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J].Kidney Int, 2000,58(1):293

      [2] Kasiske BL, O’Donnell MP,Cowardin W, et al. Lipids and the kidney[J]. Hypertension, 1990,15:443

      [3] 叶任高.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4.

      [4] Schrader J,Andersson LO,Armstrong VW, et al. Lpolytic effects of heparins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and their importance in hemodialysis[J]. Semin Thpombhemost,1990,16:41.

      

    ↑上一篇:哺乳纲动物绵羊和大白鼠自身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及意义
    ↓下一篇:2004~2007年牡丹江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