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血液学观察

    发表时间:2011-03-07  浏览次数:533次

      作者:苏军华 王翠霞  作者单位:050000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血细胞形态学;多能干细胞;基因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e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JMML)是一种发生于儿童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殖为主要特征。以低年龄组发病率高,发病年龄多<4岁,男性多于女性。我院近年来诊断了4例JMML,由于本病比较少见,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与实验室诊断医师对JMML的认识,本文对JMML的血象、骨髓象血液学改变及临床特征进行了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例JMML均为我院2006至2009年按WHO标准确诊的,全部为男性,年龄0.6~3岁,平均年龄1.46岁。

      1.2 研究方法

      JMML骨髓涂片、血涂片经瑞吉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血涂片计数100个白细胞,骨髓涂片计数200个有核细胞,并对骨髓象粒系、红系、巨核细胞形态学进行详细的观察。将血涂片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eutrpphil alkaline phosphate,NAP),油境下计数100个分叶核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别记录分级情况,计算其总积分值。

      1.3 融合基因检测

      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进行BCRABL融合基因检测。

      1.4 临床表现

      食欲差4例,发热2例、皮疹2例、可见散在出血点1例,肝脾肿大4例,肝右侧肋缘下2~4 cm,脾左侧肋缘下2~6 cm。

      2 结果

      2.1 外周血细胞

      (1)血红蛋白:轻度贫血1例105 g/L,中度贫血2例62~82 g/L,重度贫血1例53 g/L。(2)白细胞:全部增高4例(14.4~41.4)×109/L。(3)血小板:减少3例(4~66)×109/L,正常1例 100×109/ L。(4)白细胞分类:原始粒细胞2例,范围0.01~0.02,可见幼稚粒细胞3例,范围0.02~0.11,可见原幼单核细胞1例(原始单核细胞0.01、幼单核细胞0.06),单核细胞增多4例,范围0.10~0.18,单核细胞绝对值(2.60~3.96)×109/ L,可见幼红细胞2例。

      2.2 骨髓血细胞形态学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3例,明显活跃1例。原始粒细胞0.02~0.08,可见原幼单核细胞1例(原始单核细胞0.02、幼单核细胞0.05),单核细胞0.005~0.025,伴嗜酸粒细胞增多1例0.06。巨核细胞:减低2例 2~3只,增高2例42~212只。病态造血现象:两系有病态造血2例,其中粒、红病态造血1例,粒、巨病态造血1例,粒系有病态造血1例,病态造血不明显1例。粒系病态造血可见巨中、巨晚、巨杆状粒细胞、多分叶粒细胞及环形核粒细胞。红系病态造血可见巨幼红细胞,双核幼红细胞及多核幼红细胞。巨核细胞病态造血可见小巨核细胞 ,大血小板。

      2.3 其他检查

      碱性磷酸酶染色;4例均正常。积分0~34分。有2例进行了BCR/ABL融合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

      3 讨论

      对JMML的诊断,1997国际儿童单核细胞白血病工作组建议将CMML、JCML、单体7统一命名为JMML。诊断标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1)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1×109/ L;(2)外周血和骨髓原始细胞<20%;(3)无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4)加上以下≥2项: ①比同年龄者血红蛋白F增多;②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③血细胞>10×109/ L;④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如单体7);⑤体外髓系祖细胞对GMCSF敏感性高。本组4例中均符合必要标准,单核细胞绝对值 >1×109/ L,BCR/ABL融合基因阴性,骨髓原始细胞增多但<20%,能满足第4条中2条诊断标准。血涂片可见原始粒细胞、幼稚粒细胞及幼红细胞,白细胞全部增高,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血小板减少。碱性磷酸酶染色在JMML诊断中无特异性,伴有感染时可以增高,也可以正常或阴性。根据外周血细胞检查、骨髓象形态学、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确诊为JMML,其中1例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由于实验条件有限,目前尚不能完善所有实验室检查。

      JMML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很少见,发病率占儿童全部白血病的2%~3%[2]。以低年龄发病率高(约为1.8岁),男性多于女性[3],本组4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3岁,平均1.46岁,与文献报道一致。单核细胞的增殖总是累及外周血和骨髓,病态造血现象较成人CMML轻,有的病例早期病态造血不明显。对JMML的诊断外周血显得尤为重要,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增多比骨髓象明显,因此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更具有诊断价值[4]。

      JMML 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起源的克隆性疾病。通过研究证实,发病机制与基因的异常及新的基因突变有关。(1)基因异常:JMML发病涉及到通过RAS 路径的细胞生物信号传导异常所导致的瘤细胞对GMCSF 的高度敏感。2/3~3/4 的JMML 患者存在GMCSF 信号传导途径的异常(如NF1 抑癌基因失活、NRAS、KRAS2 和PTPN11 原癌基因突变)[5]。(2)NF1 基因异常: NF1 基因异常者患JMML 的几率增高200 倍以上,临床上11%的JMML 患儿同时患有神经纤维瘤。绝大多数NF1 基因异常患者都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的错义或无义突变。(3)RAS 基因突变:RAS 基因点突变可见于约20%JMML 患者;JMML 中NRAS 或KRAS2基因点突变,导致密码子12、13 和16 的氨基酸被替换,RAS相关的GTP 酶活性降低,将RAS 锁定在活性状态。具有RAS 基因突变的JMML 患者是异质性的,有的患者症状明显进展快,有的患者未经移植治疗却能存活20 年以上。(4)PTPN11 基因突变 PTPN11 位于染色体12q24.1,编码酪氨酸磷酸酯酶SHP2,PTPN11 是JMML 最常见的突变靶基因,近期有关JMML发病的研究认为PTPN11 是编码磷酸酯酶的第1 个原癌基因。(5)染色体异常 36%的JMML 患者存在染色体畸变(26%为7 号染色体单体,10%为其他畸变),其余2/3 患者核型正常。

      JMML预后差,病情进展迅速,如果不进行治疗是一种快速致命性疾病,化疗对于JMML几乎是无效的,治疗相关性病死率很高,缓解率较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JMML有效的方法,越小的年龄及男性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预示较高的生存率,提倡确诊后立即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参考文献】

      1 Niemeyer CM,Fenu S,Hasle H,et al.Differentiating juvenilemyelomonocytic leukemia from infectious disease.Blood,1998,91:365367.

      2 吴南海.幼年粒单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 25:318320.

      3 Hasle H.Myelodysplastic and 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 in children.CurrOpin Pediatr,2007,19:1 8.

      4 刘瑜,万楚成,夏云华.骨髓活检切片与涂片同步分析对诊断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意义的探讨.检验医学,2005,20:579581.

      5 Koike K,Kazuyuki M.Recent advances in the pathogenesis andmanagement of 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Br J Haematol,2008,141:567575.

    ↑上一篇:防止血液离心破袋方法有效性的探讨
    ↓下一篇:凝血因子Ⅻ 46 C/T多态性一家系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