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两种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清瘦素、β2-微球蛋白及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07-12  浏览次数:503次

      作者:王红霞 作者单位:730020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

      【摘要】 目的:探讨普通血液透析(H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对慢性肾衰患(CRF)者血清中瘦素(Leptin)、β2-微球蛋白(β2-MG)及甲状旁腺素(iPTH)的清除作用。方法:80例入组患者分为两组,组1为HD组40例,组2为HDF组40例。40例HDF患者每周以1次血液透析滤过替代常规血液透析,在开始治疗第1个月及第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HD组三者水平逐渐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HDF组三者数值则降低,第1个月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Leptin、iPTH、β2-MG,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普通血液透析不能清除Leptin,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明显降低慢性肾衰患者血清中的Leptin、β2-MG、iPTH水平,从而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CRF 瘦素,β2-微球蛋白

      资料与方法

      2004年7月~2008年2月收治血液透析患者80例,分为HD组与HDF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透析年限、BUN、RBC、Scr、Hb、HCT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男5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3.2±11.2岁。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14例,多囊肾3例,间质性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13例、痛风肾、梗阻性肾病、肾盂肾炎各1例。所有患者在研究期间仍常规使用降压药、促红细胞生成素100~150U/(kg·W)、口服铁剂,未接受活性维生素D3治疗,并注意限制饮食磷摄入量,血压控制稳定。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第3个月采集血样标本5ml,标本均置于2% EDTANA抗凝管内混匀,30分钟内分离血浆,置于-20℃备检,血清Leptin、β2-MG、iPTH检测于1周内完成。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碳酸氢盐透析,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所用透析器膜为三醋酸纤维膜,表面积为1.3m2,每周透析2~3次、时间4.5小时,血流量260~280ml/分。透析液流量500~600ml/分,HDF组每周以1次血液透析滤过代替血液透析,置换量9L,采用后稀释法。采用自身对照,将HDF组设置为实验组,将HD组设为对照组。

      统计方法: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结 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年龄、BUN、RBC、Scr、Hb、HCT各项指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两组RBC、Scr、Hb、HCT均有提高,HDF组变化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

      HD组患者血清中瘦素(Leptin)、β2-微球蛋白(β2-MG)及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升高,治疗后1个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Leptin、β2-MG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HDF组三者数值则降低,第1个月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个月Leptin、iPTH、β2-MG,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Leptin、β2-MG、iPTH检测结果比较(略)

      讨 论

      慢性肾衰患者体内的Leptin、iPTH及β2-MG水平高于正常人群,是导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和肾性骨病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研究发现,HD不能有效清除瘦素,而HDF则可以部分清除瘦素,且其降低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是瘦素为中分子物质,超过普通透析器最大分子截流量,单纯分子弥散作用不能使其通过透析膜。因此,普通透析不能有效清除血中瘦素。HDF应用高效透析器其最大分子截流量高达50 kD,瘦素可以滤出,以对流的方式清除血液中的水分和有毒物质,对中分子物质有较高清除率。本研究发现,血液透析不能清除瘦素,血液透析滤过则可以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清除血清中的部分瘦素,可能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改善有一定作用结果表明HDF均能较好地清除患者血液中的iPTH和β2-MG,而单纯血液透析却不能。HDF通过弥散作用高效清除小分子物质与通过对流作用高效清除中分子物质,综合弥散和对流作用,提高对中分子量尿毒素的清除[1~3],使得透析更充分,可以有效预防慢性肾衰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Haynes WG,Sivitz WI,Morgan DA,et al.Sympathetic and cardiorenal actions of leptin.Hypertension,1997,30:619-623.

      2 Qureshi AR,Alvestrand A,Danielsson A,et al.Factors predicting malnutri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a cross sectional study.Kidney Int,1998,53:773-782.

      3 Zhang Y,Proenca B,Maffei M,et al.Positional cloning of the mouse obese gene and its human homologue.Notore,1994,372(6505):425-432.

    ↑上一篇: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下一篇: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抢救有机磷中毒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