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关于原料血浆总蛋白含量不合格问题的讨论

    发表时间:2011-09-02  浏览次数:541次

      作者:林星玉  作者单位:四川德阳,德阳市罗江蓉生单采血浆有限公司

      【关键词】 血清;血浆总蛋白;含量;检验

      我公司对供浆者的血清(浆)总蛋白进行检测的实验当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用折射仪法(该方法和双缩脲法相比存在1 gL的误差,而部分血液制品生产厂家也是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总蛋白检测)进行血清总蛋白初筛2 376人份,有3人结果<60 gL,百分比为0.1%。用同样方法对2 373份采集后血浆进行总蛋白检测,161人结果<55 gL,百分比为6.8%,而且全部是男性供浆者,经过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条。

      1 分析原因

      (1)由于血浆总蛋白<55 gL的供浆者几乎都是男性,加上由于男性红细胞比积大于女性,机器采集血浆时,多数男性供浆者需要4次循环才能采集够580 ml血浆的现象,可以证明部分原料血浆总蛋白<55 gL是机器采集血浆和男女性别差别造成的。(2)我公司观察连续14天的采集原料血浆过程(4 376人份)当中,共有15个供浆者采集血浆≥5个循环,经过检验部复检其血浆总蛋白,全部>55 gL,这说明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抗凝剂对血浆总蛋白的含量没有太大的影响。(3)针对供浆者喝水“稀释”血浆总蛋白的顾虑,我公司也做了一些实验。在采集血浆前30 min嘱40名经常性出现血浆低蛋白的供浆者喝水500 ml,对采集后的原料血浆进行总蛋白复检,均>55 gL,这至少说明采浆前喝水500 ml不会“稀释”血浆总蛋白,同时也证明总蛋白的变化是不能人为控制的:14天前血浆总蛋白低的供浆者,这一次完全可能是合格的。(4)卫生部规定初检≥60 gL而复检>55 gL的规定是矛盾的。解决办法是要么提高初检标准使复检的标准能够达到,要么降低复检标准而使初检复检的结果不矛盾。当然厂家希望前者,而单采血浆公司希望后者。

      2 讨论

      经过统计,我公司供浆者中有6.8%的比例属于血浆总蛋白<55 gL,但是现在的卫生部以及企业标准的各种规定都只要求单采血浆公司初检血清总蛋白标准≥60 gL,而复检血浆总蛋白的工作由血液制品厂家来做,标准是>55 gL,矛盾出现了:初检合格而复检不合格。我站认为把这6.8%的供浆者淘汰绝对是资源浪费,本身规定60~80 gL的正常范围都是不科学的(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科书),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都有各自的范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以自身健康状态下的蛋白质水平作为正常参考值比较合理。

      另外,血液制品厂家复检血浆总蛋白不合格还有一个原因是:单采血浆公司复检是血浆采集后当天完成,而厂家复检的样品已经过了1周以上的低温冷冻,我公司经过统计实验证明血浆经过冷冻以后用双缩脲法检测总蛋白结果会降低,这与冻融过程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有关,该实验已经形成论文被《现代医药卫生》杂志录用。

      当然,血液制品厂家为了经济效益而看重总蛋白含量也是应该的,但是将血浆总蛋白作为检验项目综合评比指标与HBsAg、Anti-HCV、Anti-HIV、ALT、RPR、TRUST区别对待是必要的:病毒检测项目不合格血浆要报废,总蛋白“不合格”难道也报废?我公司为了追求血浆总蛋白不合格比例尽可能低和采浆量尽可能大的双重目的,不仅主动“淘汰”(半年以后才允许采浆)了300多名供浆者,而且不到4个月的时间已经有近100袋血浆总蛋白<55 gL的原料血浆报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为此我公司提出两种解决方法的建议:(1)厂家复检总蛋白不合格的单袋血浆可以按照检测结果的高低扣除单采血浆公司一定比例的手续费。(2)卫生部委托权威检测部门重新制定合理的原料血浆总蛋白含量合格标准。

    ↑上一篇:急性白血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
    ↓下一篇:人补体C3功能片段rC3B的克隆、表达和活性鉴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