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血清和肝素钠抗凝血浆电解质测定浓度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1-10-11  浏览次数:557次

      作者:黄龙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2

      【摘要】目的:比较用直接电极法测定血清和肝素钠抗凝血浆电解质浓度的差别。方法:采用Easylyte plus Na/K/Cl检测仪测定50例患者血清和肝素钠抗凝血浆的电解质浓度。结果:K+、Na+、Cl-的测定结果有统计学差别,但这种差别并无临床意义,血清与肝素抗凝血浆中钾、钠浓度的平均差值为0.32 mmol/L和1.81 mmol/L,差值较恒定;对Cl-的影响较小。结论:各实验室应建立各自的血浆电解质浓度测定值的正常参考范围。

      【关键词】 血清,肝素钠抗凝血浆,电解质,浓度

      电极法为原理的电解质分析仪,直接以分离好的血清、血浆为测试样品,省时、省力、准确;其分析用的样品为血清、血浆(肝素抗凝)皆可。肝素钠作为血液抗凝剂,由于其良好的抗凝作用,极少产生溶血及血生化分析影响因素小等优点,被各实验室广泛应用。但对电解质测定结果有无影响,各报告说法不一,本文采用肝素抗凝血浆和血清配对比较的方式,观察肝素钠抗凝血浆对钾、钠、氯测定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真空肝素钠抗凝管(湖南省浏阳市医用仪具厂生产检测仪)采用美国Medica有限公司生产的Easylyte plus Na/K/Cl检测仪及其配套试剂盒。

      1.2 方法

      1.2.1 血液标本采集 50例门诊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8岁~65岁,平均年龄(24±2.3)岁;空腹抽取4 ml静脉血,2 ml注入真空普通干燥管中,2 ml注入真空肝素钠抗凝管中。室温放置20 min后,各自离心分离得到血清和血浆,除去溶血度>0.1%的标本(即肉眼可见溶血的标本)。

      1.2.2 分析方法 用Easylyte plus Na/K/Cl检测仪(直接电极法)对50例患者血清及抗凝血浆进行测定,每次测定重复2次,结果取其平均值。测定前仪器按要求进行例行保养及校正,确保仪器性能正常。

      1.2.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配对资料t检验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肝素抗凝血浆对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血浆K+浓度值较血清低0.04 mmol/L~0.67 mmol/L,平均差0.32 mmol/L。血液肝素抗凝能更快地分离血浆,避开血液凝固过程,在排除干扰的情况下,采用血浆标本检测的结果更能反映患者体内的真实情况。血清K+值较血浆高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溶血:肝素抗凝血浆极少产生溶血,而血清中轻度溶血者(溶血度在0.01%以下),肉眼往往不易察觉。K+渗出: 血液凝固时,血小板破裂释放出一部分K+;血清分离时间较长,部分细胞内钾渗出至细胞外液,使血清K+升高。因此报告时标本应注明是血清还是血浆[1]。肝素与血液中的K+生成结合肝素钾,影响离子电极对K+的测定,使血浆K+低于血清K+[2]。

      肝素抗凝血浆对钠、氯的影响:肝素本质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属于一种阴离子多聚电解质,据报道肝素与阳离子的相对亲和力依次为Ca+>Mg2+>K+>Na+,因此理论上讲,肝素抗凝的标本Na+浓度值均应下降。但本文结果显示,Na+的测定值比血清值高,这可能与肝素钠本身含有较高的Na+有关,足以抵消血Na+因肝素造成的消耗[3]。

      Cl-项目的差异无临床意义,因Cl-本身在细胞外比较稳定,未受酸碱代谢及K+浓度的影响[4];由于测定方法或高脂血样本也可导致某些项目结果的差别,直接电极电位法所测Cl-为离子活度,血清结果稍高于血浆。

      我们认为肝素是一种较理想的电解质抗凝剂,它对电解质测定的影响因素比较少,虽然对K+、Na+、Cl-的测定结果有统计学差别,但这种差别并无临床意义[5]。行血浆代替血清测定钾、钠、氯指标的优点是,血浆不受纤维蛋白网络干扰,红细胞下沉速度快,缩短了标本的离心时间,避免了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生的纤维蛋白堵孔现象引起的溶解蛋白液浸泡和专用针通电极管道等故障排除的麻烦;减少了清洗定标的次数,节约了试剂和工作人员的时间。再则,由于血液分离不顺利,有些标本要反复进行管壁扒高常常造成标本溶血现象,细胞内钾的浓度高于细胞外液钾浓度的30倍之多,这就使得血钾浓度大辐度的假性增高。必须再次抽取标本,这样既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医务人员劳务,导致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临床。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血浆K+、Na+、Cl-与血清K+、Na+、Cl-的浓度差。

      【参考文献】

      [1] 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5.

      [2] 邱志林,方建伟.肝素钠抗凝血测定钾钠氯及其影响[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16(6):377378.

      [3] 冯泽霞,揭素铭,李志平,等.血清与肝素抗凝的全血标本电解质、葡萄糖测定结果比较[J].广东医学,1999,20(2):109110.

      [4] 李贵来,石玉梅,杨江存.全血储存期间K+、Na+、Cl-离子浓度的变化[J].西部医学,2005,17(4):396397.

      [5] 工学强.肝素抗凝血测定钾钠氯、葡萄糖、尿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7):395.

    ↑上一篇:血袋离心破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处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