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地震等突发事件时血液运送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1-10-31  浏览次数:550次

      作者:甘新宇,朱国标,黄菲,于丽君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总医院输血科,四川 成都 610083

      【关键词】 地震 ;突发事件 ;血液运送

      汶川8.0级地震,37万人成为地震伤员。由于建筑物的垮塌,许多地震伤员面临失血性休克的危险,失血地震伤员能否及时输血成为抢救成功的关键,然而通信和交通的不畅通使血液运输成为难点。

      大地震造成通信交通受阻,致使医务人员未能在第一时间赶到震区。即使医务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赶到震区,而血液不能及时送达,失血伤员也会因为失血性休克而死亡。按照美军有关统计分析,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现代战场战伤情况证实:伤员中发生失血性休克可达80%以上,伤后2~4小时因失血性休克致死的伤员占死亡伤员总数的50%,所以在伤后2~4小时“黄金时间”内给予快速有效的输血救治,是成功的关键。虽然战争不同于地震,但地震中同样有许多失血伤员,失血伤员的抢救原则是相同的。因此,在交通不便,伤员太多,无法及时后送或后送体系还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在地震等突发事件后迅速将医务人员和血液制品第一时间送达灾区,就地对失血伤员进行输血抢救成为成功救治的保证。此次地震受灾面广,灾区医院血液储量不足,虽然地震后24小时内即从北京等地空运血液10000单位,部队亦采用火车汽车进行血液支援,但介入时间明显偏长。

      输血抢救涉及到发生地震等突发事件时血液如何保障的问题,军事医学科学院[1]以及第四军医大学等[2~4]对此作了大的方向上的探索,现就发生地震等突发事件时具体的血液运送问题做一探讨,并就有些方面与美国做一比较。

      为保证失血伤员就地输血抢救,首先是用什么运送的问题。我军有自行研制开发的野战运血箱和野战运血车。野战运血箱自重35公斤,外接电源时能持续制冷。无外接电源时放入冻好的湿冰可维持箱内低温达48小时。可存放血液40单位。缺点之一是自身重,血液需求量小时机动不便;之二是存放血液少,血液需求量大时不适用;之三是体积大,占用有限的运输资源,但可作为少量血储血用。野战运血车是由依维柯改装而成,后箱是一台大冰箱,温度可调,最低可达-25℃,最多可存放1000单位血液。停车时可外接电源供电,亦可靠车载发电机供电,行车时则以发动机供电。车上可进行血液匹配操作,车辆底盘高,可在野外恶劣道路行驶,短途可迅速将血液制品送达目的地,是比较理想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血液运输工具。此次地震我科出动该车数次往返灾区运送血液,该车存放血液方便,制冷效果好,机动灵活。美军没有专用的运血车[1],其野战输运血的核心设备是储运血箱和储血冷藏集装箱等。美军的标准运血箱是一种无源隔热式运血箱,由泡沫聚苯乙烯材料和厚纸板构成,自重9磅,加之成本不足2美元,成为理想的一次性运血箱。运输冰冻血液制品时,箱内装入20~30磅干冰,可使箱内温度持续48小时保持在-40℃,湿冰能维持箱内低温达48小时,之后可继续补充干冰或湿冰,使血液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低温的环境。该运血箱是适合战时各级血液保障机构通用的标准运血箱,可搭载多种运输工具,实现公路、铁路及水路输送,以满足现代战争非线性打击时血液运输的要求;也可利用军用运输机、民用飞机等,实现后方大量血液运送到战区基地血站的目的。此外,用直升机运载或外部悬挂方式运载,可以迅速将血液运送到指定地点,如舰船和岛屿等。我国此类标准化的运血箱正在研发过程中。美军装备的血液冷藏集装箱能够用来储存大量血液。据悉,该冷藏集装箱外部尺寸符合所有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货物联运的要求,并内置有一台10千瓦发电机,工作时既可以使用外接电源,也可以使用内部的发电机,单个集装箱一次最大可储存运输8000单位的血液制品,从而满足战时大量血液运输和野战条件下血液储存的需要。但笔者认为,这种血液冷藏集装箱并不适合我国国情。

      其次是如何运送的问题,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运送的问题。在此次大地震中,通往震区的公路完全受阻,持续不断的余震、山体滑坡、泥石流使短时间内公路运输成为不可能。水路运输是在公路受阻且有水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是较为缓慢的一种运送方式。铁路运输也只能在有铁路的地区进行。在此次大地震灾难时,上述三种运输方式均不适用。因此,直升机空中运输是最好的运血方式,可直接将血液送到第一线,节约抢救时间。然而在本次大地震灾难面前,我国数量并不算多的军用运输直升机在受灾面广、伤员量大、震区飞行条件复杂的情况面前未能发挥作用。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提出地震等突发事件时血液运送的两点建议。一是引进或研制自重轻、成本低、效果好的标准运血箱,方便血液的大量及时输送。二是发展专用医疗救援直升机,充分利用直升机机动灵活的特性,及时大量后送伤病员和往第一线输送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缩短伤病员的抢救时间。在地震等突发事件时,专用医疗救援直升机可迅速将医务人员、医疗物资以及血液送抵灾区,医务人员可在现场对需要立即输血的伤病员进行输血抢救,直升机则可回运一批现场无法处理的伤病员。如公路未受阻,军用野战运血车则可以同时从地面将血液运抵灾区,为第一现场提供充足的血液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卫星,杨 宁,栾 尧.突发事件时血液供应方式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2):165~166.

      [2] 黎 成,宋 斌,吴卫星,等.紧急状态下血液保障体系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08,51(3):135~136

      [3] 闫 皓,程 彦,王淑荣,等.突发事件应急供血的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1):93~94.

      [4] 邹峥嵘,朱永明,钱开诚,等.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方式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4):285~287.

    ↑上一篇:冬凌草甲素对HL60细胞凋亡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