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1-12-15 浏览次数:591次
作者:马仕银,朱玉莲 作者单位:子洲县人民医院,陕西 子洲 718400
【关键词】 贮存式自体输血,临床应用,分析
贮存式自体输血是指采集受血者自身的血液以满足本人手术或以后紧急情况时的需要,贮存式自体输血主要用于择期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日期、失血量的预测、患者的自身条件,拟定自体输血计划。在术前数日采用“蛙跳”式采血贮存,待手术时再还输给患者。贮存式自体输血,还可用于没有任何特定医疗需要的正常人,将自体血采集后长年冷冻保存,待需要输血时解冻回输。我科从2000年10月起,开展了贮存式自体输血技术,7年来共有206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贮血,占择期手术患者的40%。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患者选择
选择无贫血、无血容量不足、无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年龄在18岁~60岁之间的患者,每次采血按每公斤体重8 ml为标准,血红蛋白>110 g/L,红细胞比积>33%,无抽搐病史,预计手术失血量<2 000 ml的择期手术患者。
2 血液采集方法
先确定手术日期和估计术中的输血量,再拟定自体输血计划,本文206例有41例采用“蛙跳”式采血法贮血,4℃液态保存。采血1次/周,每次采血量1 U~2 U,每次采血前需作血常规检查,采血后应给患者补充铁剂及维生素C,并嘱患者增加营养,最末次采血是在术前3 d完成。其余165例均为手术前3 d采集2个单位贮存,术中回输。
“蛙跳式”采集保存,是在连续采血过程中,每采两个单位新鲜血就将最先的一个单位回输。采血日程见表1。表1 “蛙跳”式采血日程表(。略)
3 临床应用分析
300例贮存式自体输血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积正常。
贮存式自体输血非常适合边远地区血源短缺及稀有血型患者的输血。本文206例择期手术患者,其中2例为RHD阴性血型;3例为有严重输血反应史,其余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又无亲友互助献血者,这些稀有血型和有严重输血反应史及家庭经济困难患者均因找不到相合血型或经济困难无法输血而延误手术。采用自体输血后,顺利完成了手术治疗。
贮存式自体输血能避免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病毒的交叉感染的危险,能省略许多输血前的试验,也能杜绝异体输血配型错误造成不幸事故的危险。还能避免因白细胞、血小板或蛋白质产生的同种免疫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以及因输异体血而引起免疫功能抑制的现象,从而减少了因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和手术后肿瘤复发率升高的现象。采用术前多次采血还能刺激骨髓使血细胞生成加快。
贮存式自体输血也应按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操作,即由主管医生、输血科医生、患者共同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贮存的自体血液应使用特别的标签,要有规范的记录制度,存放在专用贮血冰箱保存。发血时应认真核对,检查血液质量,输血前仍应进行交叉配血,避免错输给其他人。对自身贮血的患者应重视铁剂的补充,因为红细胞的生成受到自身铁贮存的限制。一般在采血前一周起服用硫酸亚铁300 mg/d,并在末次采血后持续服用2个月或血浆铁蛋白正常后停服。败血症、凝血因子缺乏和恶性肿瘤患者不宜作自体输血,因为血液在贮存期内细菌会增殖。
【参考文献】
[1]王宝燕,蒋冬玲.现代临床输血治疗学[M].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1144.
[2]姚锁良,赵艳萍,宋丽娟,等.贮存式自身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