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1-12-19  浏览次数:523次

      作者:杨兰敏,乔振华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关键词】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机制及研究进展

      大颗粒淋巴细胞(LGLs)克隆性疾病是来自成熟T细胞(CD3+)或NK细胞(CD3-)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是由良性多克隆/寡克隆和恶性单克隆LGLs增殖组成的连续疾病谱,表现为惰性行为或需要侵袭性治疗的快速进展血液学肿瘤,包括4种不同的类型:TLGLs白血病、侵袭性TLGLs白血病、慢性NK细胞白血病和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其中85%是TLGLs白血病。由于其他3种LGLs白血病少见,本文主要就TLGLs白血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1 LGLs白血病细胞克隆型

      TLGLs发生TCRβ或γ链基因重排,可以作为T细胞克隆型的标记。Margarida和Julia[1]检测98 例TLGLs白血病患者T细胞TCRβ基因重排,58 例单克隆,40 例非单克隆(11 例寡克隆,29 例多克隆)。表明TLGLs白血病是由TCRVβ限制性T细胞的多克隆、寡克隆和单克隆增殖组成的连续疾病谱,单克隆LGLs增殖可能是抗原驱动免疫反应的结果,开始于多克隆反应性T细胞增殖,随后演进为寡克隆和单克隆过程。

      Wlodarski等[2]利用TCRVβCDR3区域作为T细胞克隆性标记,检测60 例TLGLs白血病患者免疫优势克隆型CDR3区域基因型,并进行序列和结构分析。证明LGLs白血病最初是针对相同或高度相似的抗原靶发生多克隆/寡克隆免疫反应,由共同抗原驱动,TLGLs非随机克隆选择的结果。LGLs克隆的TCR特异性和靶抗原的器官组织分布、密度和亲和力等决定LGLs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谱。HTLVⅠ样逆转录病毒感染可能是TLGLs白血病的致病抗原[3]。

      2 白血病性TLGLs凋亡信号传导通路

      2.1 Fas信号通路

      生理情况下特异性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接受抗原刺激而大量增殖,机体通过细胞凋亡机制对此过程进行严密调控以维持免疫自稳。多数抗原特异性T细胞发生凋亡而被清除,以维持T细胞数量的稳定。LGLs白血病中LGL克隆的累积与凋亡信号传导通路失控有关。白血病性LGLs持续高表达Fas/FasL,却抵抗Fas依赖的凋亡,且没有发生Fas基因突变,表明其凋亡信号转导通路被抑制[4]。

      LGLs白血病患者表达cFLIPl(FLICE样凋亡抑制蛋白)水平增加,表现出Fas介导的凋亡抵抗和招募DISC(死亡诱导的信号复合物)减少。cFLIP水平增加的机制目前正在研究中[5]。

      2.2 JAK/STAT3信号通路

      白血病性LGLs细胞内表达高水平的活化STAT3,用JAK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490和反义寡核苷酸减少STAT3表达,白血病性LGL的Fas敏感性恢复。进一步研究STAT3的核内转录活性,STAT3结合到鼠Mcl1始动子的SIE样成分,增加转录活性,使内源性Mcl1蛋白水平增加。Mcl1是Bcl2家族成员,具有抗凋亡活性。但是还没有证实其在人体内的作用。提示JAK/STAT3途径与LGLs的凋亡抵抗有关[6]。

      2.3 PI3K/AKT通路

      LGLs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激活抗凋亡信号通路,抗凋亡和促凋亡信号通路不平衡导致凋亡抵抗。TLGLs白血病细胞组成性产生促炎细胞因子RANTES、MIP1β和IL8,能激活PI3K通路。PI3K通路是研究最为广泛的促存活信号网络,PI3K调节失控与很多肿瘤发病有关。Schade等[7]研究证明TLGLs白血病发病依赖于PI3KAKT通路活性,如果通路活性正常TLGLs细胞将发生自发凋亡。

      2.4 IL15

      IL15对LGLs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很重要,IL15改变Bcl2家族成员的表达,包括Bcl2,BclxL,Bim,Noxa,Mcl1和Bid。Bid具有促凋亡活性,IL15通过蛋白酶体降解Bid,蛋白酶体抑制剂可能有助于治疗LGLs白血病[8]。

      2.5 PDGF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同时产生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的自分泌机制刺激自身增殖。原癌基因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是一个多功能分子,具有细胞生长、增殖、趋化、肌动蛋白重组和凋亡抵抗功能。LGLs白血病细胞通过自分泌调节机制,同时表达PDGFBB和其受体β,介导PDGF/RTK自身磷酸化和活化下游存活信号级联通路,表现出对凋亡的抵抗。

      3 TLGLs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

      TLGLs白血病细胞是终末分化的效应/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典型的表达CD3+CD8+CD57+表型。Melenhorst和Sorbara[9]证明有两群细胞:CD3+CD8+CD57+效应细胞和CD3+CD8+CD57-记忆细胞,LGLs白血病源自CD57-记忆T细胞部分,由它持续产生CD57+(效应)子代细胞。

      TLGLs克隆和终末效应CTL的免疫表型相似,但基因表达谱有重要不同,TLGLs白血病细胞TNFRS9、Mcl1、IFNγ与IFNγ相关基因和几种整合素/黏附素分子上调,与病毒感染相关的化学因子和化学因子受体过表达(CXCL2,Hepatitis A virus cellular receptor 1,IL18,CCR2)。基因表达谱的差异表明TLGLs发生克隆转化,持续抗原(病毒或其他抗原)驱动和调节稳态凋亡的机制失调是克隆转化的原因[10]。

      4 TLGLs白血病与相关疾病

      4.1 TLGLs白血病血细胞减少的发生机制

      LGLs表达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抑制性受体KIRs,不能杀伤表达特异性MHCⅠ类抗原的自身细胞,红系祖细胞生理性表达HLAⅠ类抗原下调,对LGLs介导的溶解敏感是TLGLs白血病PRCA的发病机制。此外红系祖细胞上表达的异常抗原被TLGLs细胞的TCR识别,以及红系祖细胞上结合的抗体与恶性细胞的Fc受体结合通过ADCC效应被破坏也是可能的机制。

      TLGLs白血病中的CTL可以自发产生INFγ和TNFα,刺激骨髓CD34+祖细胞表达Fas,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这与TLGLs白血病中髓系增生不良、成熟受阻一致。也可能与抗中性粒细胞抗体与粒细胞结合导致外周破坏有关[11~13]。

      4.2 LGLs白血病与骨髓衰竭综合征

      免疫介导骨髓衰竭综合征包括AA,PNH,MDS和LGLs白血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也可以表现为一系或二系血细胞减少。AA,PNH和MDS可以同时或先后出现,患者体内大都可以检测到寡克隆扩增的CTL细胞,一些患者为LGLs样扩增或与LGL白血病同时存在。用免疫抑制剂ATG或环孢素治疗有效,表明有它们共同的发病机制。现在已经明确抗原驱动CTL介导的细胞毒性免疫反应导致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破坏是骨髓衰竭共同的发病机制。

      4.3 LGLs白血病与RA

      25%~35%的TLGLs白血病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由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脾大组成的Felty综合征,与RA相关的TLGLs白血病不易鉴别,与整个群体相比,它们的HLADR4单倍型发生率更高,可能有共同的免疫学发病机制。50%RA和1/3Felty综合征患者有CD8+T细胞寡克隆/多克隆和单克隆扩增的证据,表明LGLs白血病与RA有共同的发病机制。

      4.4 LGLs白血病与慢性B细胞失调

      慢性B细胞失调是LGLs白血病的重要临床特征。有人通过研究提出受损的体液免疫反应可能导致T细胞对抗原的过度反应[14]。如果B细胞功能不能充分清除抗原,慢性抗原刺激就使T细胞介导反应极化,导致LGLs扩增。B细胞和T细胞部分是由调节/反馈机制控制,在B细胞异常的情况下,TLGLs可能发生大量增殖。

      5 小 结

      TLGLs白血病是抗原驱动免疫的结果,开始于多克隆或寡克隆TLGLs增殖,在继发分子事件的影响下导致克隆转化,演进为单克隆扩增,CTL活化AICD失偶联,LGLs大量累积所致。LGLs克隆的TCR特异性和靶抗原的器官组织分布、密度和亲和力等决定LGLs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谱,包括血细胞减少、骨髓衰竭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现象。但是大多数致病抗原和转化的分子事件以及免疫遗传学背景在TLGLs白血病中的作用还不清楚。目前正在对TCR CDR3区域进行研究,寻找致病抗原和开发疫苗(独特型和抗独特型)。白血病性LGLs存在众多的信号通路异常,确定关键信号传导通路和信号分子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准确的理解发病机制、选择治疗靶点和开发新药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Margarida L,Julia A.Immunophenotypic analysis of the TCRVβ repertoire in 98 persistent expansions of CD3+/TCRα β+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J].Am J Pathol,2001,159(5):1 8611 868.

      [2]Wlodarski M W,O′keefe C,Howe E C,et al.Pathologic clonal cytotoxic Tcell responses:nonrandom nature of the Tcellreceptor restriction in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eukemia[J].Blood,2005,106(8):2 7692 780.

      [3]Pawson R,Schulz T F,Matutes E,et al.The 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es typesⅠ/Ⅱ are not involed in T prolymphocytic leukemia and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J].Leukemia,1997,11(8):1 3051 311.

      [4]Lamy T,Loughran T P Jr.Dysregulation of CD95 ligandapoptotic pathway in CD3(+)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eukemia[J].Blood,1998,12(92):4 7714 777.

      [5]Jun Y,EplingBurnette P K,Painter J S,et al.Antigen activation and impaired Fasinduced deathinducing signaling complex formation in Tlargegranular lymphocyte leukemia[J].Blood,2008,112(5):1 6101 616.

      [6]EplingBurnette P K.Inhibition of STAT3 signaling leads to apoptosis of leukemic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 and decreased Mcl1 expression[J].J Clin Invest,2001,107(3):351362.

      [7]Schade A E,Powers J J,Wlodaski M W,et al.Phosphatidylinositol3phosphate kinase pathway activation protects leukemic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 from undergoing homeostatic apoptosis[J].Blood,2006,107(12):4 8344 840.

      [8]Hodge D L,Yang J,Buschman M D,et al.Interleukin15 enhances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of bid in normal lymphocytes:implications for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eukemias[J].Cancer Res,2009,69(9):3 9863 994.

      [9]Melenhorst J J,Sorbara L J J.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eukemia is characterized by a clonal Tcell receptor rearrangement in both memory and effector CD8+ lymphocyte populations[J].British Journal of Haenatology,2001,112(1):189194.

      [10]Wlodarski M W,Nearman Z,Jankowska A,et al.Phenotypic differences between healthy effector CTL and leukemic LGL cells support the notion of antigentriggered clonal transformation in TLGL leukemia[J].Jounal of Leukocyte Biology,2008,83:589601.

      [11]Burks E J,Loughran T P Jr.pathogenesis of neutropenia in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eukemia and felty syndrome[J].Blood Rev,2006,20(5):245266.

      [12]Maciejewski J,Selleri C.Fas antigen expression on CD34+ human marrow cells is induced by interferon gamma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potentiates cytokinemediated hematopoietic suppression in vitro[J].Blood,1995,85(11):3 1833 190.

      [13]Bank I,Cohen L.Aberrant Tcell receptor signaling of interferongamma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faproducing cytotoxic CD8+ Vdelta1/Vbeta16 T cells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neutropenia[J].Scand J Innunol,2003,58(1):8998.

      [14]ProchorecSobieszek M,Rymkiercz G.Characteristics of Tc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neutropenia and inflammatory arthropathy[J].Arthritis Res Thl,2008,10(3):R55.

    ↑上一篇: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M2a的临床特性及免疫表型研究
    ↓下一篇:免疫分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