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浅析凝血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发表时间:2011-12-30  浏览次数:622次

      作者:崔桂琴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检验科 404000

      【关键词】 凝血项检测,实验结果,影响因素

      开展凝血检测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对出血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用于血检前状态的检查,所以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至关重要。为保证结果的真实准确性,应做好如下几方面:

      1 标本的采集

      (1)采集血标本前,详细了解病史,嘱患者保持平静状态30min以上,因为情绪激动、剧烈运动会引起血浆成分变化(如血小板增多,剧烈活动可使因子Ⅷ活化,APTT明显缩短);选择合格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短粗针头和塑料管或真空管采血,以避免或减少凝血系统活化;采用肘部较粗且弹性好的静脉取血;要让病人处于空腹(餐后脂血影响检测结果,使因子Ⅶ活化,导致PT延长)。(2)采血时,止血带不可束缚过紧,束臂时间一般不超过1 min(现有研究者主张抽血时不束扎止血带,因扎带可造成局部淤血、缺氧、水肿、溶血等而影响检验结果,若确需扎带,则不宜过紧,且不能超过1分钟),因长时间结扎会使因子Ⅷ和组织纤溶酶源激活剂(t-PA)释放和活化,禁止用力拍打拟穿刺部位,针筒内见到血即应解开止血带,否则,某些凝血及纤溶因子会活化;并可使红细胞比积升高。(3)进针和抽血应顺利,尽量一针见血,抽血速度应均匀,速度过快会引起血细胞损伤和血浆因子激活,过慢易凝固。(4)要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塑料试管,以减少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化,,血液与抗凝集要充分混匀(但也不要猛摇,以防溶血)[1]。

      2 标本的储存和运输

      (1)标本采集后打入塑料或硅化的试管内(最好真空负压系统采血),并且立刻塞紧盖子,否则会有CO2挥发,pH增高,影响APTT、PT延长。采血后应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有凝块;必须准确采血至刻度线2.0ml,标本过少,结果偏高,标本量过多,结果同样不准确,误导临床。[2](2)要及早分离血浆,最好在2h内分离出来,对于当前不能做的标本,可将血浆分离分装在带塞子的塑料管内,冷冻在-20℃的冰箱内,对需要存较长时间的标本冰冻存于-80℃的冰箱内,冰冻的血浆融化时不能静置于室温中逐渐融化,这样会有纤维蛋白遇冷沉淀蛋白析出,应放置37℃水浴中轻轻摇动,使其迅速溶化。(3)标本需要在室温下运送,必须室温运送,因低温会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Ⅶ和因子Ⅺ,使PT、APTT结果缩短。必需低温的标本要在4℃以下运送,以防止因子Ⅴ和因子Ⅱ降解[3]。

      3 试剂及仪器设备

      3.1 抗凝剂 抗凝剂用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剂:全血 = 0.2:1.8),枸橼酸钠是钙离子的快速螯合剂,能有效阻止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Ⅷ降解,并能稀释血液,所以应严格按1:9比例抗凝。抗凝剂过多是导致FF、AFIT延长的重要原因它能有效地阻止因子Ⅴ和Ⅷ的活化。有文献报道:当HCT>55%或<25%时,应按如下公式重新核算抗凝剂的用量,抗凝剂量(ml)=0.00185×全血量(ml)×[100-HCT(%)]:不应使用变质的枸橼酸盐溶液,否则会使PT、APTT试验结果偏低[4]。

      3.2 检测试剂 按照仪器的性能选用仪器配套的试剂,进口仪器,选用进口配套试剂,否则结果不准确,复溶的试剂,最好是现用现配,否则复溶后放置时间越长,越容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暂时不用的复溶试剂要及时放回冰箱内冷藏。

      3.3 仪器设备

      仪器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全自动凝血仪要放在平稳、透风的室内,并且要保证室内温度控制在18℃-25℃左右,开机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看是否有异常,试剂位置是否放对,做好每天的保养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熟练掌握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做到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对凝血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致关重要作用,而合理适时的采集标本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何卫恒,龙峰,林兵英 等. 采血量不准确对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分析 医学综述 2009 ,15(13)

      2.王秀明. 标本因素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2450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1)

      3.从玉隆. 血液学体液学检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4.叶应妩.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下一篇:G-CSF动员正常供者与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质量的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