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细菌感染

    发表时间:2012-02-23  浏览次数:678次

      作者:王小超,陆翔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IVIG组70例病人给予IVIG2.5~5 g/d,连续用3~5天,常规激素治疗及抗生素治疗;对照组40例病人常规激素治疗及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感染病死率、体温下降至正常、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体征消失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SLE合并细菌感染能缩短感染时间,有效降低感染引起的病死率。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免疫功能障碍,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故疾病过程易出现感染或疾病活动并感染。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并感染的疗效已肯定,但医疗费用高。我院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患者不能接受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从2001年至今,我们应用小剂量IVIG治疗70例SLE并细菌感染的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70例SLE合并感染患者为2001年~2007年我院住院病人,SLE诊断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1]。70例应用IVIG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52例,男性18例;年龄7~65岁,平均25.2岁。对照组40例,其中女性26例,男性14例;年龄10~56岁,平均27.1岁。SLE合并感染指的是细菌感染,感染的判断标准:①体温≥38.5℃;②白细胞计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③有相应症状和定位体征;④胸部X线和/或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肺部实质性浸润病变,排除肺结核、心源性肺水肿、狼疮性肺炎等;⑤病原学检查培养出致病菌。

      2.治疗方法 IVIG组给予:①IVIG2.5~5 g/d,连续用3~5天;②常规激素治疗,强的松1 mg/(kg•d),严重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③抗生素治疗,合成青霉素或三代头孢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对照组予:①常规激素治疗,强的松1 mg/(kg•d) ,严重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②抗生素治疗,合成青霉素或三代头孢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

      3.临床观测指标 ①体温下降至正常的时间;②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③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的时间;④病死率。

      4.统计学处理 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或χ2检验,采用SPSSV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SLE临床疗效观测指标结果,IVIG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SLE临床疗效观测指标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讨论

      SLE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基因易感和自身免疫缺陷,好发青年女性,病程长,在治疗过程中主要应用皮质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极易产生感染或疾病活动并感染[2]。感染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1992~1996中国统计表明66%SLE病人死于感染[3]。感染以细菌最常见,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多见,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是SLE常见致病菌,多从受损皮肤进入体内,引起菌血症、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SLE合并细菌感染在临床治疗中不易控制,易导致严重的致命感染。大剂量的IVIG治疗SLE合并细菌感染的疗效已得到肯定[4]。

      我们在1999年开始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较好疗效[5]。2001年起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SLE合并细菌感染患者70例,通过与对照组比较,其感染病死率、体温下降至正常、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体征消失恢复正常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IVIG治疗SLE的机制尚未明了,可能机制包括:①IgG的Fc封闭巨噬细胞和B细胞的Fc受体,从而反馈性抑制B细胞合成自身抗体,终止免疫应答;②选择性直接作用于T细胞亚群CD8,使之活化增加,从而抑制B细胞分化和抗体的合成;③通过独特型-抗独特型反应,与循环免疫复合物或感染性抗原作用,形成不溶性免疫复合物,随后被网状内皮系统所清除;④充当活化补体成分的受体,防止补体介导性免疫损伤。本文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SLE合并细菌感染能缩短感染时间,有效降低感染引起的病死率,在感染的治疗上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SLE合并细菌感染比较能减少治疗费用,但IVIG治疗SLE的最佳剂量值得探讨。

      综上所述,感染是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及诱发SLE活动和加速病情恶化的因素,小剂量IVIG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细菌感染同样可以缩短感染时间,降低病死率,其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蒋 明,DAVID YU,林孝义,等.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930-931.

      [2]张 晓.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感染[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2:110-112.

      [3]Mork CC,Lee KW,Ho CT,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survival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 of systemic lup erythematosus in a southern Chinese population[J].RHEUMATOLOGY,2000,399-406.

      [4]莫 樱,蒋小云,陈述枚,等.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5(2):110-113.

      [5]王小超.小剂量静注丙球治疗慢性ITP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2:216-217.

    ↑上一篇:2007年广东省医用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T3 T4的检测与分析
    ↓下一篇:血浆置换术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