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报道

    发表时间:2012-02-24  浏览次数:654次

      作者:王清芳,赵康仁,钱进军,夏海平,赵晶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2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镇江 212001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癫痫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是一组与抗磷脂抗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1]。APS神经系统受累多见,可表现为偏头痛、癫痫、舞蹈病以及脑梗死等。最近我院收治1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APS,报道于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因“发作性左肢抽搐两年,头昏1月,右肢抽搐伴无力10 d”为主诉于2007年8月10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下肢抽搐伴意识不清发作,当时头颅CT未发现明显异常,诊断为“癫痫”,服用苯妥因钠治疗,每年有1到2次类似发作。1个月前出现头昏,乏力,10天前出现频繁发作右肢抽搐,意识不清,抽搐停止后右肢不能动弹。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无遗传病史。孕1产1,足月顺产,无流产史。

      体格检查:贫血貌,心尖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无传导。意识模糊,右侧鼻唇沟浅,右上肢扬鞭征阳性,右下肢不能维持姿势,右侧巴氏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白细胞3.4×109/L,红细胞1.87×1012/ L,血红蛋白53 g/L,血小板68×109/L。24 h尿蛋白1.95 g。大便隐血阳性。血培养5次无细菌生长。抗核抗体、抗-RNP、抗-Sm、抗-SSA、 抗-SSB、 抗-JO-1、 抗-SCL-70及抗双链DNA均为阴性。抗心磷脂抗体(ACA)两次均为强阳性,狼疮抗凝物(LA)阳性,Coombs试验阳性。骨穿:粒巨两系成熟障碍,继发性贫血骨髓象。胃镜:胃窦慢性胃炎轻度。头颅CT:左侧颞叶放射冠区脑梗死,右侧半卵圆中心软化灶。头颅CTA: 左侧大脑中动脉多条分支狭窄,部分分支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侧裂池段节段性狭窄。心脏彩超:二尖瓣增厚,后叶赘生物(10 mm×6 mm)并中度关闭不全。

      诊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治疗:以抗血栓及抗癫痫治疗为主。丙戊酸钠800 mg/d,血栓通300 mg/d,强的松60 mg/d,治疗1周后,患者意识转清,右上下肢力量逐渐好转,肌力2级,未再发作肢体抽搐。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正常, 红细胞1.87×1012/ L,血红蛋白57 g/L。患者出院,未随访。

      2 讨 论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是获得性易栓症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上表现为多发性动脉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等。该综合征1985年由Harris首先提出,1986年正式被命名。直到1999年第八次抗磷脂综合征国际会议(日本札幌)才首次制定其诊断标准,称为Sapporo标准(札幌标准)[2]。该标准包括临床和实验室两方面内容。临床指标为:① 血管血栓形成,② 孕妇流产或新生儿异常。实验室指标为:① LA两次以上阳性(间隔>6周),② IgG类或IgM类ACA两次以上阳性(间隔>6周)。至少同时符合一项实验室指标和一项临床指标才能诊断为APS。2005年国际血栓止血学会(ISTH)会议提出了APS诊断标准的修改意见[3]。修订标准仍然分为临床和实验室两方面内容,须同时符合一项临床指标和一项实验室指标方能诊断为APS。临床指标还是血管血栓形成及妊娠丢失2项,但内容更详细。而实验室指标增加至3项:除保持LA及ACA外,增添了抗β2 糖蛋白I(β2 GPI)抗体。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抗β2 GPI抗体与APS的关系密切,抗GPI抗体不仅是血管血栓和妊娠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对APS的诊断较ACA特异性更高,有3%~10%的APS患者只能检出抗β2 GPI抗体阳性而不能检出ACA阳性[4]。对照国际APS诊断标准,本例患者符合APS的诊断。患者LA及ACA两项实验室指标均为阳性,但抗GPI抗体并不高。

      APS相关的神经系统损害一直受到神经病学界的广泛关注,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偏头痛、癫痫、舞蹈症、痴呆、横贯性脊髓病等。有研究表明,ACA与卒中相关[5],是卒中的危险因素,同时ACA阳性与卒中的复发相关。 ACA相关的脑卒中主要是缺血性卒中,脑动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本例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其癫痫发作可能与颅内多发血管狭窄闭塞有关,而颅内多发血管狭窄考虑为APS引起的多发血管血栓所致。APS引发的脑缺血病变可以发生在任何血管,其中较大的分支血管闭塞最为常见。另外APS合并心脏瓣膜病变引发的心源性脑栓塞也是可能的原因。

      APS还可引起贫血,部分患者为溶血性贫血。该患者有严重贫血,Coombs试验弱阳性,考虑存在免疫相关性贫血。该患者多次大便隐血阳性,胃镜示慢性胃窦炎,考虑有小量肠道出血,患者拒绝进一步查原因而出院,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推测与APS引起的肠道血管病变有关。

      APS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血栓和流产的再次发生。急性栓塞时常规给予抗栓治疗。多数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但APS伴发血小板明显减少,溶血性贫血时应当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华法林,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正规治疗下APS患者仍有29%再发血栓,因此必须注意长期合理治疗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LEVINE JS, BRANCH DW, RAUCH J. Th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J]. N Eng J Med, 2002, 346(10):752-763.

      [2] WILSON WA, GHARAVI AE, KOIKE T, et al. Intem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preliminary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definite antiphopholipid syndrome:report of an intemational workshop[J]. Arthritis Rheum, 1999, 42: 1309-1311.

      [3] MIYAKIS S, LOCKSHIN MD, ATSUMI T, et a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an update of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definit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 [J]. Thromb Haemost, 2006, 4(2): 295-306.

      [4] LEE EY, LEE CK, LEE TH, et al. Does the anti-beta2-glycoprotein I antibody provid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thrombosis [J]. Thromb Res, 2003, 111(1-2): 29-32.

      [5] BREY RL, ABBOTT RD, CRUB JD, et al. ?2-glycoprotein 12dependent ant- cardio lip in antibodies an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Hono lulu heart program [J ]. Stroke, 2001, 32: 1707-1716.

    ↑上一篇:产科DIC 13例分析
    ↓下一篇:2007年广东省医用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T3 T4的检测与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