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利奈唑胺在特殊人群中应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发表时间:2014-05-20  浏览次数:735次

    引 用:

    陈佰义.利奈唑胺在特殊人群中应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3):248-250.

    关 键 词:

    作者:

    陈佰义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沈阳,110001

    出版年份:

    2013

    期刊页数:

    248-250.

    收录者:

    知网,万方

    摘要:

    近几十年来,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G+)菌,尤其是耐药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感染率的逐渐上升,以及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全球的广泛流行,推动了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唑烷酮类抗菌药物是继磺胺类和喹诺酮类之后的又一类全新的合成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是第一个,也是目前惟一获准应用于临床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抗菌作用机制新颖,与其他药物无交叉耐药,对G+球菌具有广谱强效的抗菌活性,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组织穿透性好,在全身多种组织中分布浓度高,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已经在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中得到证实。自2000年在美国上市以来,利奈唑胺已经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应用于超过400万例严重的G+球菌感染患者[1]。在多数国家和地区,利奈唑胺均被批准在儿童、老年、肾功能受损等特殊人群中应用。以下主要回顾利奈唑胺在特殊人群中应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阅读全文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