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与性病学》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0-09-25 浏览次数:682次
引 用:
关 键 词:
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因子;炎性介质
作者:
周荣佼 王金燕
作者单位:
出版年份:
0
期刊页数:
收录者:
知网,万方
摘要: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小血管性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及肾脏损害[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体内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形成并沉积于局部血管,激活补体,引起中性粒细胞及一系列细胞因子活化,导致血管受损。由于血管内皮细胞(VEC)是血液和血管平滑肌的屏障,是血管中首先受到损害的部分[2]。因此目前许多学者通过动态测定血浆中标志内皮细胞损伤的炎性介质及表面的特异性标志物浓度,来揭示HSP的